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南园诗社与南园五先生之构成及其诗学史意义

    2017-10-22

    【明代诗文研究专题】 【主持人语】近20年来的明代文学研究,逐渐由原来的以戏曲小说为主体而向着戏曲小说与诗文并重的格局演变。明代诗文最为鲜明的特色之一便是其流派的活跃...

  • 新世纪十年:古代赋学研究的繁荣与趋向

    2017-10-22

    现当代赋学研究的学术历程,可划分为“现代赋学三十年转型与开启”、“当代赋学三十年起伏”、“世纪末赋学二十年复兴”、“新世纪赋学十年繁荣”四个阶段。关于新世纪的赋学...

  • 王世贞的诗歌“风气”变化论和“体制”变化论

    2017-10-22

    王世贞( 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江苏太仓人。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与李攀龙同为后七子领袖,李攀龙谢世后,独主文坛 20 年,名噪天下。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

  • 才女之累赘: 李清照的重塑与再造

    2017-10-22

    李清照的《词论》,大家虽很熟悉,我们仍不妨重读一遍,同时再看看两位古代学者对其的反应。因为我们讨论李清照做人作文,可从这篇《词论》看出不少特征。 乐府声诗并著,最盛...

  • “举子事业”与“君子事业”

    2017-10-22

    一、 问题的提出 在论及宋代文学繁荣的原因时,学者们往往将科举及科举考试列于其中。(注:如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五编《宋代文学·概说》,在论述“对促进文学...

  • 论两宋之际的四六文

    2017-10-22

    在宋代文学史上,两宋之际相对来说成就不高,诗歌创作处于“凝定期” [1]26 ,散文处于“波谷期” [2]93 ,当时的词人群体也“未产生第一流的大家” [3]4 。但这一时期的四六文却是...

  • 宋代科举与辞赋嬗变

    2017-10-22

    宋承唐制,进士科考诗赋,尤以赋为重,故欧阳修谓宋初“科场用赋取人,进士不复留意于诗”(《六一诗话》),刘克庄《李耘子诗卷》比较唐宋诗赋取士云: “唐世以赋诗设科,然...

  • 元代诗学“主唐”“宗宋”论

    2017-10-22

    钱钟书先生《谈艺录》以“诗分唐宋”开篇,说:“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严...

  • 文星璀璨的嘉祐二年贡举

    2017-10-22

    历史是一个发展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些时间关节点,不仅本身炫丽多姿,而且贯穿了整个发展过程,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嘉祐二年贡举就是这样一个时间关节点。从嘉...

  • 象乐的“戏礼”形态与“演唱”式史诗形式

    2017-10-22

    引言 “象乐”是上古时代一种经典艺术形式,青铜铭文《匡卣》记: 隹四月初吉甲午,懿王才射庐,乍象舞。匡甫二。王曰休。匡拜手稽首,对扬天子丕显休,用乍文考日丁宝彝,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