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地域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学界已有深入的探究,如吴承学提出“地域文体学”、“中国古代文学地域风格论”等论题,并从“江山之助”的视角切入...
关于袁枚性灵诗学的形成,严迪昌先生认为与商贾文化意识有关 [1]754 ,而蒋寅先生则认为是源于叶燮、薛雪、査为仁等前辈诗人的影响 [2][2] 。二说均有一定的道理,然其论所涉及的人...
韩愈的诗歌,无论从语言、形式上,还是气格、精神上,对辞赋,尤其是屈宋马扬等人的古赋,都存在着明显的继承痕迹。李重华《贞一斋诗说》云:“诗家奥衍派,开自昌黎,然昌黎...
一、引言 明代,尤其是明中期以后,是继元代之后中国戏曲史上又一个黄金时期。在明代剧坛上,文士阶层始终扮演着双重的角色: [1] 作为“贵族化的平民”,他们从理论与实践两方...
一 唐代翰林学士建置于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自后历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历朝每年都有翰林学士在宫中任职,总计有41人。宪宗于永贞元年(805)八月即位,于原翰林学士中...
在王国维词学学术史上,有一些问题时常被人提起,却也一直陷于争议之中。这些长期悬而难解的争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王国维词学研究的整体进程。这些问题包括:王国维的词与其...
从现存的戏曲文物来看,宋金元杂剧的演员几乎都是站着进行脚色扮演的。然而,在一些古代剧本的提示当中,元杂剧演员却有坐着进行演出的情况,举《元刊杂剧三十种》内数例为证...
明清时期,三吴之地为文化大国,文人众多、文社密集、文学发达、文献繁富,不唯是吴文学史上之高峰时段,亦对华夏全域文学产生着重要影响。在考察其文化发达的原因时,吴文化...
如果以“安史之乱”为界,将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分为前后两期,套用恩格斯对但丁的评价,那么,杜甫可称为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最后一位诗人,后期的第一位诗人。以杜为界,前后...
关于“唐之传奇文”,鲁迅有一段精彩的评价:“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