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唐诗在越南的传播

    2017-10-17

    作者简介: 凌彰,中国社科院第三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老教授协会和中国翻译协会的会员,北京印尼邦加侨友会顾问和香港邦华校友会名誉会长。 越南古时称为交趾或交州...

  • 英国的唐诗研究与翻译

    2017-10-17

    作者简介: 凌彰,中国社科院第三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老教授协会和中国翻译协会的会员,北京印尼邦加侨友会顾问和香港邦华校友会名誉会长。 19世纪英国汉学家和英国驻...

  • “世界文学史新建构”中的多元文学观与中国话语

    2017-10-17

    1.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世界文学”的概念也一再被提起、阐释甚至重新定义。与此相应的是,重构世界文学史的问题也引起比较文学研究者的兴趣。但如何...

  • 美国现代诗歌的中国文化移入现象研究

    2017-10-17

    1 .中国文化移入的背景 在美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有两起诗歌运动导致美国现代诗人对作为边缘文化的中国文化的关注。一起是发生于20世纪初的意象主义运动(imagism),另一起则是产...

  • 沈从文与托马新·哈代

    2017-10-17

    沈从文是二十世纪初中国现代文坛上的一颗明星,哈代是十九世纪末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将这两位生活于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文学大家相提并论并非无稽之谈,因为二人都以故...

  • 文化异位空间中的心灵顿悟——哈罗德·阿克顿的中国叙事研究

    2017-10-17

    作为奥斯卡·王尔德和T.S.艾略特那一代文化英雄之后第二代英国现代主义作家群的一员,哈罗德·阿克顿(Harold Acton,1904—1994)是最独特的。出身于意大利贵族世家、受欧洲文明浸染的他...

  • 博尔赫斯的中国想象

    2017-10-17

    在西方现代作家中与中国文化有缘的人不在少数,但是从热爱和痴迷的程度上来说恐怕没有一个人可以与阿根廷的博尔赫斯相比。他通过西方汉学家的译著阅读了《中国文学史》、《易...

  • 西方现代性背景下的东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比较

    2017-10-17

    20世纪30-40年代是世界现代性迅速发展并遭遇-全面危机的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像20世纪30-40年代那样展现出戕害甚至灭绝人性的恐怖场景:一方面,法西斯主义...

  • 巴金与法国文学

    2017-10-17

    1927年1月15日巴金从上海启程赴法国,2月19日到达法国,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 1928年12月回国抵达上海。 巴金对这段留法生活有很多回忆,巴金和同学在巴黎上夜校补习法...

  • 关于在西方现代思潮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探讨

    2017-10-17

    引言:焦虑与狂喜 不可否认,如果没有西方现代思潮的影响,20世纪的中国文学,将是另外一个模样,新时期的文学,也将面目全非。西方现代思潮对中国文学,尤其对当代文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