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张翔:湘西与西南腹地的构建

    2022-03-21

    湘西、四川、广西北部都处于中原进入云南的通道的连接地带,是中原王朝时代西南治理的重要战略依托。从进入云南的官道状况,可看出这一特点。郑天挺在抗战时期写的《历史上的...

  • 张翔:西南腹地的构建——从茶马古道与西南官话说起

    2022-03-21

    历史叙述及其命名有其特别的重要性,最好的案例莫过于两个路网的传播及其良好的接受效果,一是丝绸之路,一是茶马古道。丝绸之路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但这个概念是德国地理学家...

  • 张翔:康有为生前为何不出版《大同书》全书?

    2022-03-21

    本文原刊于《读书》杂志2020年第2期。 在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政治话语谱系中,大同与小康是一对来源于中国传统思想却一直活跃着的重要概念。在《礼记·礼运》中,大同之世是在小...

  • 孙惠柱:剧场文化学刍议

    2022-03-21

    内容提要:剧场文化学针对我国剧场建设加速发展及跨学科戏剧研究拓展深化的需要,借鉴欧美戏剧学界在人类学社会学转向中探索的一些方法,以研究剧场形态为起点,考察剧场、剧...

  • 张小平 邓潘祎:北京冬奥会为中华传统人文精神写下新的时代注脚

    2022-03-21

    当雪花主火炬的焰火缓缓熄灭,作为“双奥之城”的北京,再一次用发自内心的真诚感动了世界。伴随着草长莺飞的春日序曲,一次关乎冰雪的奇幻之旅,镌刻在了记忆的深处。推动...

  • 颜炳罡:中华文化传承,人人尽可为“薪火”

    2022-03-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薪火相传,代代相守,前提是可传、能传,可守、能守。 何谓可传、可守?关键是其能否落实为“人伦日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

  • 陶友兰:提升典籍英译作品的国际传播影响力

    2022-03-09

    典籍英译作品是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载体,为繁荣和发展世界文化提供新思路、贡献新价值,有助于中国平等有效地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当前,迫切需要提升典籍英译作...

  • 邱俊霖:虎年话“虎”

    2022-03-09

    2022年是壬寅虎年。“虎”字起源极早,殷墟甲骨文中就有“虎”的象形字。不过,老虎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可不像动画片里的那么萌。恰恰相反,老虎的残暴可是出了名的,在各类文学...

  • 马知遥:虎与虎文化

    2022-03-09

    虎,是百兽之王,也是中国人熟知的十二生肖之一。目前已知最早的相关记载,是在秦墓出土的竹简上,“子,鼠也,丑,牛也,寅,虎也”等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相配。至少在东汉以...

  • 成赛男:气候变化影响农耕与游牧民族关系论争

    2022-03-09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复杂而深刻,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以气候变化为代表的全球环境变化成为人类的共同挑战。历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冲突和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