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益民是“一面带兵一面写作”的军旅作家,他说:“我从19岁开始进藏,30年来已先后40余次进藏。”见过太多的牺牲,他称自己是一个“幸存者”,却始终无法忘怀藏地军人超乎常人...
【摘要】 山崎丰子的《大地之子》围绕日本战争孤儿陆一心,从一个中日之间的边缘位置展现了战后中日关系的变化及其影响。陆一心从失忆到恢复记忆,与战后日本未能解决战争责任...
杜文娟的长篇新作《红雪莲》写的是两代人援藏的故事。两代人的援藏,其间相差大概四十年的时间,而这两代人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交集,但作者基本采用平行结构,以一个外...
阅读《命脉——南水北调与人类水文明》对我来说是非常亲切的。因为我家在邓州,过去叫邓县。渠首这个地方原来属于邓县,当时建设的时候,邓县也出了几万人,我要不是当兵也就...
峭岩,是著名的军旅诗人,也是中国诗坛的佼佼者。他的写作,是多方面的,不仅写诗,也写小说、报告文学、散文随笔。他的书法艺术、摄影艺术,也一点不逊色。他,著作等身。所...
若非三色堇发来高璨的诗集《白驹过隙——人生的缝合者》,我就将遗憾地错过这样让人想歌想哭的文字,小小女孩,心思如此苍凉,她说:“我是雨/我不知道/天让我说什么”(《我...
内容提要: 本文探讨三十年代周作人谈鬼文章背后的历史观建构,及此历史观之下的文学实践。借助对希腊神话形成的分析,此种历史观认为,只有将原始宗教中所包含的恐怖情感加以...
“85后”作家夏烁在写作之初曾搞过翻译。据说她下此功夫,是把它当作一件学习短篇小说写作的“功课”在做的。那年月,卡佛的小说在中国文学界红极一时,夏烁翻译的作品,也属...
关于抗日题材,已经有太多的文学作品加以表现。这类题材如何能写出新意?这对作家们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作家梁存喜、杜远创作的近60万字的长篇小说《莜麦地》以爱情来结构故事...
读完作家赵本夫的长篇新作《天漏邑》,我的第一感觉是,若与他之前的作品相比,另类得厉害,也可以说是,狠狠地上了一个台阶。他在小说中完成了一趟由奇境、奇人、奇事等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