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子女升学、海外留学等问题,是当今地球村视域下,牵动东西方千万家长的普遍性热点话题。美籍华人作家黄宗之、朱雪梅夫妇200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破茧》,将视点聚焦于...
赵斐虹发表的作品不多,作品题材和风格有一定的倾向性,表现出了对女性情感和命运的密切关注。这次的三个短篇主人公清一色都是女性:《消失》讲的是一位被儿子“遗弃”的母亲...
时 间: 2017年3月3日 09:00 地 点: 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教学三楼3141会议室 主持人: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张丽军 教授 主 办: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华文化传承与文学经典...
文学创作,最要不得的就是“无我”,它就像是干将莫邪铸的剑,如果不把创作者自 己的身心魂魄也投入火中,没办法炼出一把利刃。 创作的冲动,往往来源于一次偶然的灵感,但创...
中国文学的南北差异自古有之,西周时期十五国风中区域不同则诗相异,《周南》、《召南》向来被看作是《楚辞》之源,近人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曾经朗然指出:“故二南...
《中国红旗渠》 郑雄著 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提到红旗渠,总让人联想到“精神”二字。红旗渠以其气魄的超迈,使人对之仰之弥高——敬畏其精神浩渺遍虚空,高蹈如山岳。无论何时...
南水北调是一个很大的题材。关于这个题材的图书不止一本,以前有人写,今后还会有人写,但是书和书之间也会有很大不同,就像研究《红楼梦》一样,出了那么多书,这里面哪本最...
《中国文化传统的哲学精神》杨晓宁 著 科学出版社 【读书者说】 杨晓宁教授的著作《中国文化传统的哲学精神》,现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历经十余年思考而写就的学术成...
马知遥的新著 《走向田野的智慧——社会转型期冯骥才文化观念研究》即将出版,我很高兴能先睹为快,并在这里写下若干读后感。 记得是七八年前,我和知遥首次见面于山西介休的...
一 所谓“人性”,即在一定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无论是中国古代对于“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争辩,还是西方宗教中的“原罪”意识,人性都是探索人类生存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