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刘波:确立起自己的精神维度和美学方向——芦苇岸短诗论

    2017-10-14

    在自然中冥想,在生活中反思,在所有的人世变幻中写下自由的诗行,这或许是芦苇岸醉心于诗的缘由。他为诗歌留下了不少新奇、生动,同时也留下了疑难和困惑。当我走近他的短诗...

  • 旧邦新命:“中国文化二十四品”读后

    2017-10-14

    中国当代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说:“‘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它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因为要具备“...

  • 朱向前:中篇合为时而著——谈当代军旅题材中篇小说

    2017-10-14

    今天,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节点回顾新世纪以来的文学历程,我们略为有些诧异地发现,军旅文学尤其是中篇小说,与中国当代文学的成长发展并不合辙甚至大为迥异。 大略观之,中篇小...

  • 1918之世与东西之界

    2017-10-14

    “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之《1918》《东西》 1918之世与东西之界 为文学大师塑像,为名家名宿造影,香港作家、编剧家、导演黄劲辉历经6年沉潜,同时拍摄两部纪录片:《东西(也斯...

  • 李浩评《纪念碑》:与固执较量 

    2017-10-14

    一直看重刘荣书。看重他的艺术才能,更看重他在叙事中有意植入的“坚硬”,这份坚硬可能来自问题的锐利也可能来自于生活的沉实与严酷,而更多的则是来自于他的骨性。在众多作...

  • 一众阔谈,天方地圆——读《朱自清讲文学》

    2017-10-14

    朱自清先生是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作为文学研究会早期的重要会员之一,他的创作活动开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谈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成就只有“漂亮”和“缜密”二...

  • 自缢:曹雪芹预设的黛玉之死

    2017-10-14

    在一百二十回流行本《红楼梦》中,林黛玉吐血死于贾宝玉与薛宝钗婚庆的音乐声中。但这一场景并不符合曹雪芹的人物预设。 根据曹雪芹在第五回的绘画象征与诗歌暗示,我的看法是...

  • 张凡:书写奋斗在屯垦戍边一线的兵团人

    2017-10-14

    粗犷的自然环境,独特的民俗风情,多元的民族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孕育新疆文学艺术的沃土。长期以来,异彩纷呈的地域文化和多民族和谐共融的美好现实永续滋养着新疆兵团文学。...

  • 孙佳山:生态话语与这个时代想象力的穹顶——《三体》的思想资源及其限制

    2017-10-14

    编者按 我们今天所讨论的是,生态话语如何内在地限定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科幻的想象力的关键。本文以小说中提到的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为切入点,将生态话语视为《三...

  • 刘玉伟:月旦评中有至公——评《〈红楼梦〉人物论》

    2017-10-14

    《传神文笔足千秋——〈红楼梦〉人物论》 李希凡 李萌 著 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作为世情小说的代表作,《红楼梦》于人心天理、人情世变言之切中,发人深省,这是建立在个体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