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解构文学史的学术霸权——文学史写作的多样性

    2017-10-29

    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并不很长,相对而言,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写作却成了积之既久的课题。循着文学史讨论与写作的历史陈迹,应不难发现,文学研究界事实存在着独尊文学史的学术霸...

  • 文论功能:文论身份建构的逻辑起点

    2017-10-29

    一、文论何为? 作为对文论“失语症”的回应,上世纪90年代后期文论界提出了“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命题。这一命题所包含的内涵已超出文论本身的范围,因为在“转换”的倡导...

  • 为区域文学史一辩

    2017-10-29

    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研究界在经历了审美、文化热潮之后,又出现区域文学研究的趋向。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在中国内地,除了吉林省、安徽省、海南省、甘肃省、青海省外,北京市、上海...

  • 为“新的美学原则”辩护——答鲁枢元教授

    2017-10-29

    毫无预料的,原本出自于一种当下文化现象考察和学术自省的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讨论,却引来了文论界、美学界不少的议论乃至“征讨”,一时间竟成为近一时期中国文论...

  • 从“余秋雨现象”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隐忧及其建设

    2017-10-29

    内容提要 余秋雨以《文化苦旅》为代表的散文集,开拓了散文创作的新形式,并且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形成文坛独特的“余秋雨现象”。其中一些批评不是过度地吹捧,就是随...

  • 也谈“当前文学创作症候”之根源

    2017-10-29

    雷达的《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光明日报》2000年7月5日),是一篇切中时弊的文章,对于当下文学的弊端,鸟瞰全局,高屋建瓴,直指要害,一针见血。而且,这也延续了他许多年间所坚持的...

  • 文学应该怎样面对底层精神文化

    2017-10-29

    这几年不断有人指出,中国文学已经死了。所谓文学死了,并不是说中国的文学写作者停止了文学产品的生产,而是指社会公众对这些文学产品不再关心,或者说,在社会公众看来,当下的文学...

  • 我所界定的“学衡派”

    2017-10-29

    从时间上看其借刊物集合力量 由《学衡》的存在而形成所谓的“学衡派”,这是一个基本历史事实,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文学史和学术史上的一次震荡性起伏。《学衡》杂志的实际存在是...

  • 新小说:汉语文学的又一轮?

    2017-10-29

    一、“中国新小说” 恍惚间,翻过新世纪已经数年。在这个唯“新”是求的时代,一切都走马观花似的变换。文学也不例外。几年早已让人等不及了。新?什么是新的?如何成为新的?哪里可...

  • 对文艺学“文化研究转向”论的反思

    2017-10-29

    内容提要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讨论正把对文艺学的学科反思推向深入。反思之一是中国当代文艺学学科的危机并非因为审美活动已经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而主要在于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