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舒群在牛心台家的书房 回望舒群,首先想到的便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没有祖国的孩子》。这篇小说创作于全面抗战前夕,日军吞噬东北之后。这篇小说没有直接描写中国战...
1921年5月1日《新青年》杂志发表了鲁迅的小说《故乡》。即使不放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学背景下观察,鲁迅的这次“故乡”发现也是意义重大的。虽然远到《诗经》的时代,“故乡”早就...
舒群是“东北作家群”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早期(30年代)创作真实、鲜活地反映了东北沦陷区的时代生活,展示了东北人民顽强抗争的文学图景。小说《没有祖国的孩子》是他的处...
在准备评述“60年代女作家”的小说印象时,“李轻松”是最晚知晓的一个名字。这是过去疏于关注诗歌创作的缘故,更是由于李轻松的小说在文坛主流批评中的悄然无声。其实与许多...
《拈花》为东北籍散文作家沙爽的第四本散文作品集。拈花为题,很容易让人想到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公案,以此岸的智慧抵达彼岸的觉悟;或者是英国诗人布莱克的兴会之句:把无限...
关于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文本细读已经很多。这里面有很专业的,比如复旦大学的金理发表在《文艺争鸣》二○一三年第九期的《“自我”诞生的寓言》就很有见地和代表性,他...
《觅诗记》韦力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7年8月版/330.00元 韦力的人生可以用传奇来形容。作为当代中国收藏古籍最富的个人藏书家,他的收藏历程可以追朔到高中时期。去上学的路上,一...
◈ 一 ◈ 刚才听了张翎讲《劳燕》一书的写作缘起之后,我越发认为,写小说不要过度强调虚构和想象,好的小说,除了虚构和想象之外,还需要有张翎这样实证的写作态度。她通过阅...
海飞是非常成功的编剧和小说家,一般会把他的小说放在类型文学的谱系里面来讨论,这当然没有问题,但我个人对类型文学并无特别的研究,也一直抱有一种简单的武断,认为将小说...
云南作家潘灵的乡土小说有着深度叙事的丰富意蕴。新作《偷声音的老人们》将目光聚焦于昭女坪社区移民的生活,将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小说的线索大致有两条,一是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