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合谋还是分离?

    2017-10-29

    把“文艺评论”与“媒体文艺传播”这两件事放到一起,就好像把两个见不得离不开的人搁到一间屋子,真说不清楚会出什么事,或者说,一定会有多种不同的效果。文艺评论,它的背...

  • 殊途同归 浅析叶舒宪和韩国学者郑在书对《山海经》的解读

    2017-10-29

    叶舒宪、萧兵和韩国学者郑在书合作撰写的《山海经的文化寻踪——“想象地理学”与东西文化碰触》一书,洋洋一百七十余万字,利用跨学科的“综合证据”考释追索“中国古人的世...

  • 关于吴承恩生卒争讼新探

    2017-10-29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吴承恩生卒年一直争执不休,堪称一桩悬而未决的公案,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观点: 一、 生于1500(弘治十三年)说。赵景深《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年谱...

  • 批评:去做不可能之事

    2017-10-29

    文学批评之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学事业,那是19世纪30年代的事,按照当代法国批评家阿尔伯特·蒂博代的看法,那是在1827年,在法国的大学里出现了文学批评课程。文学批评家作为教授,...

  • 不废江河万古流——对颠覆鲁迅者的颠覆

    2017-10-29

    内容提要 秉持公心对20世纪中国文学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进行反思是一项严肃而庄重的学术工程。然而,在解构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思潮影响下,近来一些作家和批评家撰文情绪化地颠覆鲁...

  • 期待精神价值新发现

    2017-10-29

    现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媒体时代。电子文化压倒印刷文化,大众传媒压倒精英文化。借助媒体,有人可能一夜成名,远离媒体,轻视媒体,就只能无人理睬。传媒对人的控制力达到了无...

  • 当代阐释:在政治与学术之间 答张弘先生

    2017-10-29

    今年《博览群书》杂志第一期刊登了张弘先生的大作《学术真理、政治正确与个人是非》一文,对我提出了十分严厉的批评,说我“懵懵然昏昏然”,“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之臭”,...

  • 回到历史情境才可能理解经典 也谈“亲亲互隐”问题

    2017-10-29

    当下中国大陆的传统文化研究状况,无论如何让人乐观不起来。且不说民国时期国学大师们的研究著作,仍然引领着当下的研究方向,就是“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中西方汉学家的研究成...

  • 意境诗的形成、演变和解体 ——兼论新诗不是意境诗

    2017-10-29

    内容提要 意境美是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演变的。意境的原初义是生于象外的“真意之境”,其中包含着宇宙和人生的先验的真谛;它滥觞于魏晋时代的言、象、意之辨...

  • 代传媒与文学的互动

    2017-10-29

    在我看来,高端价值是与人的本质要求、与人的发展要求相联系的一些价值。它们是文艺的永恒的追求,譬如爱、理想、人的自我实现、生命意识、人类意识以及作为人的延伸的关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