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昆曲,柔软了我的魂魄

    2017-10-17

    于丹自述 今年十一黄金周,于丹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继《论语》讲座之后又推出“昆曲之美”讲座,把昆曲美妙传神音艺俱佳的风貌描述得淋漓尽致。本书即是这次讲座的结集。如果说,...

  • 古稀谈往语如泉

    2017-10-17

    北京永定门外的一家普通住宅,近日引起房管部门的特别注意。原因是藏书过多,超出楼房单位面积的承载能力,势将影响建筑安全,并下达书面通知,敦促房主尽快整改。 主人王湜华...

  • 《广州日报》:做藏书家不如做“读书家”

    2017-10-17

    王伯祥的名字,知道的人不会多,他的书,读过的人却大概不会少——特别是二三十年前。那时候,百废待兴,读书热刚刚兴起,王伯祥编选的《春秋左传读本》和《史记选》,是年轻...

  • 《南方都市报》:借金庸酒杯,浇戈革块垒

    2017-10-17

    2007年12月29日,科技史家、翻译家戈革先生因病辞世,享年八十六岁。戈革一生除教书治学外,还有很多业余爱好,诗词书画篆刻,样样皆能,更让人感兴趣的是,他还是一名超级金庸迷。他刻了...

  • 《人民日报》:『论语』有多少种读法(学术随笔)——浅谈经典诠释的空间与

    2017-10-17

    《人民日报》 ( 2008-06-03 第14版 ) “《论语》热”是近年来学术界与文化界一种值得分析的现象。《于丹〈论语〉心得》、《丧家狗:我读〈论语〉》等书的面市,再次引起人们对《论语...

  • 挥泪忆龚澎

    2017-10-17

    柯华 发布时间: 2008-03-25 05:43来源:光明日报 在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到来之际,龚澎之女乔松都女士撰写的《乔冠华与龚澎——我的父亲母亲》一书由中华书局出版了,这不禁勾起我...

  • 《光明日报》:文变染乎禅情

    2017-10-17

    佛教禅宗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范围广泛的议题。自佛教传入中土蘖生出禅宗以来,它对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影响几乎在整体上塑造了唐宋以后中国文学的走向。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

  • 《人民日报》:『论语』有多少种读法(学术随笔)——浅谈经典诠释的空间与

    2017-10-17

    《人民日报》 ( 2008-06-03 第14版 ) “《论语》热”是近年来学术界与文化界一种值得分析的现象。《于丹〈论语〉心得》、《丧家狗:我读〈论语〉》等书的面市,再次引起人们对《论语...

  • 《中华读书报》:一个羌族研究者对汶川大地震的关怀

    2017-10-17

    李静 罗丰、李绍明、周伟洲等诸位先生,多次向我们推荐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王明珂研究员的著作《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这本书在台湾出版以后...

  • 巾帼不让须眉

    2017-10-17

    3月,《乔冠华与龚澎——我的父亲母亲》一书将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发行。 这部书是作为医生的乔松都的处女作。松都是新中国一代外交奇才乔冠华、龚澎夫妇的亲生女儿,她费时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