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中华读书报》:探寻中国文化的个性——评庞朴《中国文化十一讲》

    2017-10-17

    在当代中国学术界,庞朴先生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的马王堆帛书《老子》与《五行》研究、“火历”探索、思孟五行新考、公孙龙子解析、阴阳五行探源、楚简《五行》新...

  • 《北京晚报》:《看图说瓷》:这丫头不是那鸭头

    2017-10-17

    中国瓷器是日常之品,也是艺术珍品。好的瓷器出入各大拍卖场所,藏家竞相出手。不过即使是入得著名拍卖行拍卖图册中的珍品,其图说文字仍然不免粗略简陋,错讹频频。在艺术学...

  • 《大众日报》:四大名著的“另类”评说

    2017-10-17

    □ 荆墨 红学泰斗周汝昌老人为红学倾注了一生的心血。在周老的心中,四大名著又有着怎样独特的魅力呢?《三国演义》与正史的区别究竟是什么呢?《水浒传》的绿林英雄到底会给...

  • 《华商报》:玩在唐朝

    2017-10-17

    ■仵埂 北京奥运会已完美谢幕。奥运16天,无疑是此间最吸引全世界眼球的事件。体育娱乐化、竞技化,点燃了人们热情的最沸点。21世纪的玩法,体育竞赛是最阳光的了,全球几无异...

  • 《新京报》:娓娓道来 别开生面——《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

    2017-10-17

    桑兵的别开生面之处在于回到历史的现场,将东南学术以及南方学人与北方学人相提并论。 《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 作者:桑兵中华书局 2008年4月 □本报书评人陈远 近年来,治学术...

  • 中国网:尚昌平:玉是昆仑那颗心

    2017-10-17

    谁人识得金镶玉?昆仑踏访玉石路 尚昌平 著 中华书局出版 昆仑山下背玉人 阿羌村民送作者到村外,叮咛再三:登昆仑山探玉的路途是险峻的。 “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 《新京报》:以文物解说文明——《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

    2017-10-17

    马未都的书,标明了都是讲“收藏”的,其实骨子里关切的,还是“文明史”。 《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 作者:马未都中华书局 2008年4月 □本报书评人张晓波 关于收藏的书,我这个...

  • 《城市快报》:青山有玉钟灵秀

    2017-10-17

    古人以为山有灵,必有玉蕴其间——昆仑山就是这样的山。昆仑山精神层面的内涵是神话、传说,其物质基础是美玉和丰富的矿藏。奥运会的奖牌材料选用的是昆仑玉,应是对它的极度...

  • 《南方都市报》:我们都是羌人

    2017-10-17

    《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王明珂著,中华书局2008年5月版,48.00元。 维舟 □自由撰稿人,上海 五月的汶川大地震,使这个以往不为人知的边缘地带一下进入人们...

  • 《成都晚报》:晚明的精致与腐烂

    2017-10-17

    聂作平 像一件刚从古墓里淘出的玉器,晚明就是这样一个时代:腐朽而又迷人,晦气而又诗意。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汉人王朝,这个消失的时代留给后人的背影,总是充满了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