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新商报》:播种人

    2017-10-17

    在中国现代出版史上,赵家璧这个名字是与《中国新文学大系》《良友文库》和《中篇创作新集》这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一位曾经编辑过众多新文学名作的...

  • 《广州日报》:倡导签名本的始作俑者

    2017-10-17

    时间: 2008-10-25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慧远 在中国现代出版史上,赵家璧这个名字是与《中国新文学大系》、《良友文库》这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一位著名出...

  • 《文摘报》:《万历十五年》为中国史学打开一扇窗

    2017-10-17

    发布时间: 2008-11-30 12:24来源:文摘报 在有关30年的阅读记忆中,《万历十五年》是极其重要的一本。这不仅是因为它在近30年时间里长销不衰,更因为它影响了许多学人。近日,记者采...

  • 《百姓》杂志:让礼制融进我们血液——读李宝臣《礼不远人》

    2017-10-17

    朋友说要给我推荐一本书,李宝臣先生的《礼不远人》,说我一定会喜欢,尤其是里面的一些小道理,很有启发性。朋友说,李宝臣,嘴里的明清掌故一大堆,好像亲身经历似的。尤其...

  • 《中华读书报》:看张季鸾如何舞动他的一支笔

    2017-10-17

    ■王润泽 《大公报》在世界和国内均有相当影响。蒋介石在自己的官邸、行营、办公室各放一份《大公报》,以便随时查看民意。共产党对《大公报》也相当看重……1941年5月,《大公...

  • 《中华读书报》:很不一样的“戊戌叙事”

    2017-10-17

    ■曹新宇 重建“戊戌叙事”是一个宏大工程,《1898年中国故事》在严密考订史料的基础上作了有益尝试,对传统叙事框架作了很大修补,提出了很多新的学术见解——这些见解未必能...

  • 《中华读书报》:寂寥的文化老人和他的书——读王伯祥《庋榢偶识》随感

    2017-10-17

    苏州五老:顾颉刚、王伯祥、叶圣陶、章元善、俞平伯 王伯祥(1890-1975)是文学研究所元老级专家,名声很大。我进入研究所之后,就经常听到前辈学人谈 到他,说他曾任教于北京大...

  • 《中华读书报》:语言学革新历史学?

    2017-10-17

    史学界又掀波澜。由《新史学》(第二卷,中华书局2008年5月第一版)集刊编委同人首扛的“概念史研究”大旗,赞者亦多,诋者不少,把概念史引入史学研究,是革新,还是误导? 这...

  • 《广州日报》:近代日本人怎样看中国?

    2017-10-17

    □杨小洲 中国人看世界与外国人看中国,是一个互为关联的话题,无论东洋西洋,文化与风俗差异,都不脱审视与理解的范畴。清季国门初开,第一批走向世界的国人写有游记、日记等...

  • 《新京报》:祖宗之法撞上舰船利炮

    2017-10-17

    光绪帝,1908年11月13日去世,死于中毒。 公元1908年,戊申,清光绪三十四年。放在动荡不安的清季大历史之中,1908年并非突出的年份。往前八年,是整个华北攘攘不安的义和团运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