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光明日报》:余嘉锡与《四库提要辨证》

    2017-10-17

    时永乐门凤超发布时间: 2009-03-16 07:54来源:光明日报 余嘉锡先生是湖南常德人,生于清光绪十年正月十三日(公元1884年2月9日),去世于1956年2月11日(农历乙未年除夕)。现在人们多...

  • 《中华读书报》:集体之间的彷徨

    2017-10-17

    ■黄晓峰(《东方早报》“上海书评”记者) 《》,钱理群著,中华书局2008年12月第一版,32.00元 春节长假,《聊斋志异》也许是最适合阅读的书之一,在鞭炮声中慢慢体会古人既羡...

  • 《天津日报》:谨慎还原唐朝开国史

    2017-10-17

    有人说“历史总是为成功者书写的”,这句话用于中国古代史籍,可谓切中要旨。就拿唐朝开国的历史来说,一般人或者为主流的历史观点所迷惑,或者为开创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唐...

  • 中国教育新闻网:读《老子纵横谈—天不变道亦不变》

    2017-10-17

    近年很少有一本书让我读了这么久,且又忍不住要说几句。只是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怎样与人言说品咂过程中的所感所得。因为要说的不是泛泛的赞扬,更不是凑趣与宣达,而是稍稍...

  • 《北京青年报》:可惜可恨他是一个间谍

    2017-10-17

    ■书名:《》 ■著者:(日本)曾根俊虎 ■出版:中华书局 2007年 ■读家:李青菜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北中国纪行》就是日本政府策划撰写的侵略中国的“攻...

  • 《南方都市报》:在野的艺术家

    2017-10-17

    ■看草之余 何频 最近读到中华书局新出版的《》,系“吴藕汀作品集”之一种。吴氏是一位在野的文人画家,确切地说,乃当代的隐士和遗民。自然他的前提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精神...

  • 《中华读书报》:以“不求甚解”来回归“常情”

    2017-10-17

    “文学研究应该为读者阅读作品提供帮助。古代文学距离我们的现代生活越来越远,它们就像天空的星斗,眨着神秘的眼睛远远地望着我们,既亲切又陌生。研究者对于历史背景的描述...

  • 《江南晚报》:老去填海志犹坚——自说自话的《药窗杂谈》

    2017-10-17

    苏迅 1981年9月28日,嘉兴人吴藕汀(1913-2005年)在写给友人沈茹菘的信中说:“因为要看一看鲁迅的《药》,所以翻了一翻《呐喊》,偶然在《故乡》里看到闰土说:‘种出东西来,挑...

  • 《深圳商报》:2008年的书之书

    2017-10-17

    所谓“书之书”,大抵就是关于书的书,也就是爱书人所昵称的“书话”。书话作为一种文体的形成,大概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已渐成规模,到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书话类的书籍...

  • 《南方都市报》:史学的面孔从未如此亲和

    2017-10-17

    日期:[2009年1月11日]版次:[AT03]版名:[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化总结]稿源:[] 《万历十五年》,(美)黄仁宇著,中华书局1982年版。 这本书只代表作者一部分意见,不是全部历史的观点。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