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顾彬、鲁迅和我们的世界文学想象

    2017-10-29

    【主持人语】 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对中国当代文学和中国作家的“不客气”评价,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再度审视和探究。在全球化迫使弱势文明一再萎...

  • 再谈休闲文学——兼与张炯先生商榷

    2017-10-29

    我的《悄然勃兴的休闲文学》一文在2000年4月25日《文艺报》发表后,很快引起了学界的积极反应,5月23日《文艺报》刊发了张炯、陆贵山和包晓光、童庆炳、陶东风等先生的四篇争鸣文...

  • 手机文学的艺术诉求与文化缺失

    2017-10-29

    文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嫁接传播媒介的文化产物。从口传文学、纸制文学、广播文学、影视文学,到时下的网络文学、手机文学,文学的传播途径悄然发生着变化,并呈现出多元化的态...

  • 讲史、品史者之短长及其匡正

    2017-10-29

    一 时下讲史之风盛行。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以及各地强势媒体,纷纷加入;易中天、阎崇年、纪连海、毛佩琦,各种学术背景的各路高人,先后加盟;《品三国》、《明朝那些事...

  • 中国文学是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殖民者吗?——兼与王润华教授等商榷

    2017-10-29

    内容提要 新加坡学者王润华挪借西方“后殖民”理论,把中国文学经典看成是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殖民者”,暴露出后殖民视角的偏颇与狭隘。本文通过批驳王润华的后殖民文学观,引...

  • 再论程千帆之诗,沈祖棻之词 ——兼驳刘永翔君

    2017-10-29

    ■钱锺书评程千帆之诗“野野狐”,是戏谑之语,还是有心之论? ■沈祖棻之词学是受知于汪东,还是吴梅? ■钱锺书如何评价沈祖棻之词,其佳者是否多为吴梅“点窜”之笔? 200...

  • 也谈《海外华文文学史》主编的两个基本观点——答 何 与 怀 先 生

    2017-10-29

    内容提要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大体上可以20世纪70年代为界,70年代以前,是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阶段;70年代以后,则是逐步回归中国传统文化阶段。这里所说的“回归”,...

  • 关于上海楚简《孔子诗论》释文考释的若干商榷

    2017-10-29

    内容提要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的第一部分《孔子诗论》对于先秦诗学具有重要意义,但本书的整理工作实未能尽善尽美。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出土文献与传世本发...

  • 没有私学,何谈《论语》?

    2017-10-29

    《论语》在私学里产生,同时也是私学精神的源头。没有私学,即使中小学课本收入《论语》全本,其成效也难以乐观。一粒水生植物的种子被种进土壤里,哪怕勉强生根发芽,也不可...

  • 吹尽狂沙始到金——再评袁良骏先生《丁玲:不解的恩怨与谜团》

    2017-10-29

    拜读袁良骏先生杂感《热风冷眼学术随笔的“三忌”》(载《北京日报》2001年12月2 日文艺周刊),不能不令人击节叫好。袁先生这篇短文,切中了当前学术随笔繁荣景象 中存在着的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