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徐碧辉的《美学争论中的哲学问题与学术规范——评“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可以看出她的立场是坚定地站在实践美学一边的。她对实践美学的修正者“新实践美...
《文艺争鸣》2005年的第2期发表了王晓华先生的文章《我们应该怎样建构文学的人民性》。王晓华先生引用卢梭的现代人民理论的公民性概念,在分析惠特曼、狄德罗、左拉等人的文学...
在今年第2期的《文学评论》上,温儒敏教授发表了《谈谈困扰现代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的长文,对当今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出现的学科“边缘化”与“汉学心态”,“思想史热”现...
内容提要 文艺学/全球化/体系/主体性 全球化进程把中国文艺学卷入世界大潮,中国文艺学在世界对话中要确立自己的言说主体位置,这已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与历史使命。然而,一些...
《论语》是本纪念册 《论语》在过去是《十三经》之一,被视为是记载圣人行迹的经典。其实就《论语》的原始意义而言,它应该是本纪念册,是孔子去世后弟子(包括再传弟子)为追...
内容提要 数据分析时代/数据分析/古典文学研究 本文从信息技术应用于古典文学研究着眼,分析了计算机在检索时代为人文科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人文学科研究的发展。提...
内容提要 “词体发生于民间”与“词起源于燕乐”,在音乐文艺活动的层面上是相关联的学术命题。词体发生学的研究,应当解脱空洞推论某种音乐特性导致词体产生的单一思路,以“...
内容提要 “词体发生于民间”与“词起源于燕乐”,在音乐文艺活动的层面上是相关联的学术命题。词体发生学的研究,应当解脱空洞推论某种音乐特性导致词体产生的单一思路,以“...
德国汉学家顾彬说:“我们汉学家要了解孔子,总不能通过于丹吧。”这个德国人,在最近一个时期,说了很多话,都有争议,这句话则不会,因为这是一句大实话。 同时,这句话还有...
竹内好在《〈中国文学〉的废刊与我》的结尾处写道:“所谓文学的衰退,客观地加以说明的话,就是:世界不具有文学性的构造。今日世界与其说是文学化的,不如说是哲学化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