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荡非洲》是一部遗作。作者李蔚生前是哈尔滨市戏剧创作评论室的国家一级编剧。他创作并搬上舞台的有《喧闹的夏天》等7部大型舞台剧。作者也是一位资深的小说家。自1983年以...
叶炜是近年来影响日甚的新生代青年作家,他的小说创作、文化随笔和文学评论都取得了令人高兴的成绩。手头这本名为《叶圣陶家族的文脉传奇——编辑学视野下的叶氏四代》的新书...
《最后的生产队》写的是合作化时期的故事,但在价值取向上它既不同于改革开放前的合作化叙事,与1980年代初期的“后合作化叙事”也有所不同。 小说开头一章有一段简略的“土改...
少数,是一个问题,它要求一个人的写作从一条惯常的、习见的、“正确的”、属于时代流行思想的大路上岔开去,“一意孤行”,将自己放置在一种恒定的幽暗之中。哈罗德·布鲁姆...
我清楚地记得,1989年冬天,我第一次在《收获》杂志上读到《妻妾成群》的时候,曾经毫不犹豫地做出过这样的猜测和判断:一是,作者苏童一定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因为这篇小说...
张莉的《浮出历史地表之前——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选择了1898年这个中国第一个女校创办的时间作为她探讨女性写作浮出历史地表的一个重要起点。因为就现代女性写作发生的历...
女作家周瑄璞是从写长篇小说起步的。她在创作之初就一气写了四部长篇,不仅靠胆量和勤奋,也靠她良好的文学感觉和一上手就纯熟老到的文学表达。文学征程的路径因人而异,文学...
借用言语行为理论的术语来说,文学批评不仅仅是以言述事,即不仅仅是要告诉人们,某部文学作品或者某种文学现象是怎样,更重要的,它是以言行事和以言成事,也就是说,文学批...
文学市场的发育成熟和大规模拓展已经成为新世纪文学最为显要的标志性变化。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出版商与媒体对“80后”文学的青睐与推崇,并非基于对“80后”写作的文学意义的认...
写作到底应当表现什么?这是一个文学创作的基本问题,也是每一个作家必须解决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我思考了许多,尤其是看了当下的一些所谓的“畅销”作品和某些时髦作家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