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西方后现代主义以及文化研究思潮的影响,文学本体论研究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这一研究所涉及到的基本问题仍是文艺学基础理论的发展无法绕开的重要环节。其中...
1 由有关文学人民性的论争追溯人民性的两个维度 文学批评只有击中时代的神经,才能激发出实质性的反响。有关文学人民性的讨论之所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是因为时代的演进将人民...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交往的日益深入,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在我国的影响之势也越来越深,对我们既有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理想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并且在国内文...
近两年来,文艺理论界就文艺学的现状、危机和出路等问题展开了严肃、有益的学科反思,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但有些看法也值得商榷。这里仅就涉及新时期以来我国文艺学现状基...
从《读书》1994年7、8两期刊发了汪晖和李欧梵的《什么是文化研究》《文化研究与地区研究》两篇文章之后,文化研究就作为一个热门的研究方法在中国学界盛行起来。如今的研究界,...
一 在一篇文章里①,笔者从“面”的范围,开列与介绍了与吕进先生截然不同的“成果清单”(包括三十部当代诗学专著、十几篇重要文论、四十多位学人),以此在总体评价上,纠偏...
内容提要 这是章培恒《〈玉台新咏〉为张丽华所“撰录”考》(《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的续篇。该文发表后,引起了较热烈的反应,赞成、反对者均有。文章通过对有关商榷意见的...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莱维纳斯则说,胡塞尔所说的每一思想活动皆必包含的某些不为其自知的天真幼稚,只能由“另一个”哲学家———一个他者———来批判。当然...
【主持人语】江怡和伍晓明先生的对话是针对伍著《吾道一以贯之:重读孔子》而起的,对话的大背景是中西两种文明传统的比较,关键词是《论语》中的“微言大义”和西方基督教传...
近年来,关于文学史与思想史关系的探讨,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2001年10月31日,《中华读书报》首先刊载了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的文章《思想史能否取代文学史?》,在这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