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解读

    2017-10-29

    内容提要 对古代文学课程的解读既要考虑专业的背景,也要将其放置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里。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质与价值应从情与理两方面来理解。对古代文学史的处理要有分段意识...

  • 反诗歌/反理论/反文本(新跨文化理论) ——专门医治灵魂阴暗与人性劣根

    2017-10-29

    内容提要 编者按,本站发布时对文章有删节,特向作者致歉。 诗歌由于缺乏任何创新基因,它几千年奴役人性和禁锢灵魂的生命现已走到尽头,人类已不再相信诗歌,也不再信仰诗歌...

  • 中国古典美学研究亟须解决的三个问题

    2017-10-29

    重新审视阐释中国美学的理论元话语 佛教传入中国时,曾有一个“格义”阶段。这个用来“格义”的话语体系,叫做“元话语”(meta-dis-course)。和佛学传入中国时不同的是,中国古代典籍...

  • 我们的文艺如何面对中国的“形象焦虑”

    2017-10-29

    当前,中国的“形象焦虑”问题已经引发了人们的深切反思。我们认为,一方面要努力打破国外某些势力矮化、丑化甚至妖魔化中国的图谋,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历史与现实的双...

  • 迦陵词学析疑(上)

    2017-10-29

    叶嘉莹先生在词学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围绕着迦陵词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很多读者存在疑问,其焦点集中在词的美感特质以及中西文学批评之上。笔者拟针对这些问题作一些粗...

  • 进退维谷的书评写作

    2017-10-29

    书评作为一种介绍、推荐、评论新书的文体,活跃在华文世界的大小报刊的版面上,一批年轻的“职业”书评人的姓名频频出现在读者的视野里,书评也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欢喜于...

  • 文学的重新定义

    2017-10-29

    80年代以来,我们毫不犹豫地将纯文学观念作为"现代"、"正确"的文学观念加以拥戴,不耐烦政治的纠缠,发誓要一刀切断文学与政治的联系,要挥手将政治的影响彻底打发掉。一句话...

  • 问题的思考比批评于丹更重要

    2017-10-29

    近日,学界名家任继愈、杜维明、许纪霖、杨念群、来新夏等著名学者接受本报独家采访,首次公开就“十博士联名倒于”事件发表看法。 任继愈先生说,解读《论语》的著作能成为超...

  • 图与志的主与次 ——读杨义先生《中国古典文学图志》

    2017-10-29

    杨义先生相隔十年的两本著作《中国新文学图志》(以下简称旧著)、《中国古典文学图志》(以下简称新著)均以图志名书。“图志”一词非其所创,取以名书也不自此始,但著者将...

  • 2006年报告文学印象记

    2017-10-29

    报告文学的粗鄙化主要体现在趋利与媚俗等方面。这无疑是向报告文学举起了软刀子,是对这样一种特殊文体的致命伤害。 2006年的报告文学值得看重的应是介入现实“焦点”的一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