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心仪于充满锐气的批评”——对话诗评家谢冕

    2017-10-29

    北京大学教授谢冕一直站在当代诗歌批评的前沿,关注着诗歌的健康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到最近的《一个世纪的背影》,谢冕的诗歌批评一直贯穿着一种强...

  • 青春回望 战士情怀——读《神圣的守望》

    2017-10-29

    读刘长富同志的长篇小说《神圣的守望》,感到分外的亲切。这是一位人到中年的老兵的青春回望,它由衷地抒发着一位曾经有过军旅生活的战士永不磨灭的军人情怀。刘长富同志不是...

  • 人是怎样被记住的

    2017-10-29

    臧克家纪念鲁迅先生的诗《有的人》发表。在那首诗中,诗人提出,那些骑在人民头上、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的人,即便活着也已经死了;而那些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人,即...

  • “中国最美的书”重塑人类对文本的敬意

    2017-10-29

    深邃的灰蓝色背景下,宏阔雪山若隐若现,斑驳帆布打造的书名似冰川沟壑,一头骡子的骨架跃然向上,似乎在告诉人们登山也是在面对死亡。这是中国首部极限写作诗集《7+2登山日...

  • 芳草碧连天

    2017-10-29

    在寒冬里读到秦昭诗意盎然的诗文摄影合集《芳草集》,油然而生多少感动。一首首亲切的诗词像“春天的使者”,带来阵阵的春风、自然的芳香。面朝春天,草暖花开。 “春风吹遍天...

  • 幸福在你身心善美坚稳之处——《花冠病毒》序言

    2017-10-29

    喜欢一句话——树不可长得太快。一年生的当柴,三年五年生的当桌椅,十年百年的才有可能成栋梁。故要养神积厚,等待时间。 2003年,SARS病毒引发的非典在北京暴发,疫情深重。我...

  • 用自己的语言去写作

    2017-10-29

    熊培云 2011年,我先后出了两本书,年初一本,年尾《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相较而言,后一本则更加用心,写了几年。故乡从哪里来,中国向何处去?用我的话来说,这是一本还愿之...

  • “半生磨一剑”的写作姿态

    2017-10-29

    1月5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和作家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张曰凯小说《悠悠玄庄》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认为,这部作品以时代风云为背景,在传统文化的氛围里展开乡土生活画卷,...

  • 什么是振兴散文的可行之道?——读《中国散文五十年》

    2017-10-29

    在诸多文学样式中,散文大约是最不容易研究的。散文的形式高度自由,几乎可以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而其精神内涵也应当是无比自由的——要对这样的对象发表评说的意见或叙述其发...

  • 以诗的敏感表现人生主题——2011年新诗综述

    2017-10-29

    对于2011年的新诗,我没有什么新的看法。这一年诚然好诗不少,但并没有出现开一代诗风、具有颠覆性的艺术新质的作品;亦没有出现改变诗歌史的大诗、巨作,或引领诗歌百年潮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