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朱汉民:湖湘文化的特质与要素——湖湘文化访谈(四)

    2022-04-21

    □湖湘文化定名的历史依据是什么 □湖湘文化的特质与要素源于何处 □湖湘文化的二重组合有何独特优势 记者:朱教授,我们已经做过几次以湖湘文化为中心的访谈,我认为那是一种...

  • 朱汉民:《士大夫精神与中国文化》自序

    2022-04-21

    为了推动国学与现代生活的结合,以湖南的学界、政界、商界以及其他各界人士为主体,组建了“国学践行俱乐部”、“国学践行基金会” 、“国学践行书院”。我因为长期在岳麓书院...

  • 朱汉民:书院精神与中国文化——中共中央党校“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坛”

    2022-04-20

    书院是中国古代形成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化教育组织。从唐中叶至晚清,书院经历了千年之久的漫长历程。书院制度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最具特色的...

  • 朱汉民:湖湘文化的精神

    2022-04-20

    《中国政协报》编者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五卷本《湖湘文化通史》日前出版,该书研究数千年湖湘文化,全面展示湖湘文化的形成、演变、发展的历史...

  • 向勇:元宇宙文化治理的逻辑与路径

    2022-04-18

    “元宇宙”作为文学作品构建的虚幻世界,正在成为数智时代的可能世界。关于“元宇宙(Metaverse)”概念,科技人文学者提醒我们要回归网络世界的价值本质,要警惕商业巨头借用“...

  • 喻立平:中华文化的哲学意蕴

    2022-04-0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

  • 朱汉民:谈儒家之道:仁爱有几重境界?

    2022-04-04

    儒家之道不仅体现为社会政治形态的“大同”与“小康”的区别,也可以体现为个体人格形态的“圣贤”与“君子”以及相关的“博爱”与“亲亲”的区别。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儒家...

  • 朱汉民:近代湖湘士大夫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启示

    2022-04-04

    摘要:晚清以后,最大的文化问题既要汲收西方现代性文化,又要坚持中国文化的主体性。近代湖湘士大夫在推动中国文化的近代化转型的时候,由于他们能够坚持对中国文化的文化自...

  • 朱汉民: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融合——湖湘文化精神特质的历史建构

    2022-04-04

    什么是湖湘文化精神的“特质”?其实它并不是如许多人设想或论述的那样,是湖湘地域所独有而为其他地域所不具备的特殊性东西。所谓的“湖湘文化精神特质”,应该是黑格尔《逻...

  • 朱汉民:儒学应该是国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

    2022-04-04

    国学、儒学本来属于中国传统学术,在当代中国,这些传统科目的国学、儒学日益受到重视。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国学、儒学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