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本文就王昌龄“三境”说、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意境与境界的关系、意境的现代化与世界化等当前意境研究的重大问题,与王振复、叶朗和王文生等先生商榷,发表了自己对于...
自2006年12月11日凌晨开始,西南某报的一篇报道《德国汉学家称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在不到一天中被国内上百个大媒体连番转载,引发了一场席卷中国媒体的“垃圾”龙卷风。在气...
关于小说,我说的好话不少了,今天只说问题。 一、评奖多大程度上操纵了创作 都说小说受到挤压,生存状态不好,其实也有相反的一面。相对今天小说拥有的读者数量而言,发表作...
于丹说《论语》,引起强烈反响,这件事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几年之前,《论语》还被一些人认作“老古董”;读经活动开始时,各方面也颇有微词。可是现在,一个《论语》讲座,一本《论...
《书屋》杂志2006年第9期载金文明《治古典文学者不应有的知识欠缺——读章偶得》一文,该文第四部分的小标题是:“北宋早有人自编词集,陆游根本数不上第一”,文中引了章培恒...
最近我以养病之闲,拜读了复旦大学著名教授、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章培恒先生的几本学术专著和有关中文艺术美的访谈录,一方面为他的博学泛览、骋思善辩之功所折服,同时也为...
■毛时安 上海艺术创作中心主任 ■罗怀臻 剧作家(作品有淮剧《金龙与蜉蝣》、昆剧《班昭》等) ■傅谨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 中国戏曲是否需要与时代同行? 罗怀臻:中国戏曲需要与...
问题一:当前文化批评对文学独立之现代化走向的消解 众所周知,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化运动的一个核心命题,便是“文学独立”。“文学独立”不仅顺应了文化现代化的“人的独立”...
继易中天的《品三国》之后,《于丹〈论语〉心得》成为本年度国内最红火的图书 “看了《百家讲坛》的《于丹〈论语〉心得》,不禁拍案叫绝!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古今中外,信手...
按:本篇是原文的删节,取访谈和评论部分。 “我讲的孔子的言辞是真实的” 记者:有人说,如果没有当年打倒孔家店,于丹还在裹小脚,所以今天没必要再讲《《论语》》? 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