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传统看,诗歌中直接说理、发表议论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由来已久。唐代以前,以议论入诗最集中体现在魏晋诗坛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歌体类——玄言诗。玄言诗以诗的形式...
中华文明在春秋战国中华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基本形成时期,就开始按各地风俗的不同来区分和认知地域文化了。《诗经·国风》所收诗歌即采自周王朝各诸侯国并按地域国别进行编排...
时下的大散文潮流中,颇有人以写作“赋体散文”自得自居,俨然开一路新生事物。在这方面,除了大举投入精力的李存葆外,还有范曾、梁衡、卞毓方以至余秋雨,甚至再上溯数十年...
古代诗歌中庸的抒情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也是个人情之国,中国文化重情,这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有所体现,如在作为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文化中,孔子讲仁,“仁者爱人”,还讲礼...
近期的《光明日报》刊载了牛学智的文章《从文学创作缺失反观批评问题》。在重新理解现实主义的层面上,为什么创作介入了艰难的现实问题,文学在批评家眼中依旧还显得那么柔弱...
1996年,一部有着另类思维和怪异对白的电影《大话西游》横空出世,开创了中国古典名著“换脸”的先河。之后,一部被誉为“最佳网络文学”的小说《悟空传》成为“大话名著”的代...
内容提要 在全球化时代,昔日文学创作繁荣的风光不再。当下,文学甚至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同时,各种各样的文学事件却层出不穷,成了媒体时代不大不小的风景。如何评价当下...
一大早就从报纸上获知,国学也穿上了博客“时装”。某大网站开通了国学博客圈,近百位学者加盟,其中不乏赫赫有名者。但报道紧接着质疑:“这究竟是国学的繁荣景象,还是网络...
阅读提示 近日,由近百位学者组成的“国学博客圈”在网上开通(左图为“国学博客圈”截图),引来众多网民的关注。在短短10天里,“国学博客圈”点击量达数十万人次。人们在...
解读古典小说的热潮引起多方思考——文学经典需要通俗化吗? 两个月前,上海文艺出版社以55万首印数、14%的版税竞标获得了易中天《品三国》的出版权;两个月后,易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