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殷璠《河岳英灵集》的诗歌批评方法及其意义

    2017-10-22

    卢燕新 摘要:在承前人编集经验的基础上,殷璠《河岳英灵集》将选诗与品评结合,扩大了诗选本的功能;通过在选本前撰写《叙》、《论》,有效的构建其诗歌批评理论;采用文体划...

  • 晚清小说与白话地位的提升

    2017-10-22

    陈大康 古代小说中,运用白话或浅近文言者称为通俗小说,袁宏道《东西汉通俗演义序》云:“文不能通而 俗可通 ,则又通俗演义之所由名也。”使用白话可使作品“通”俗,然而也...

  • 论南宋的文章“活法”

    2017-10-22

    祝尚书 摘要:学术界对诗歌“活法”论已有较充分的研究,但对文章“活法”则极少有人论及。事实上,在吕本中诗歌“活法”论的影响和推动下,南宋文章学界一直涌动着主张“活法...

  • 《儒林外史》的人物原型及其意义——以蘧公孙、赵雪斋为中心

    2017-10-22

    郑志良 摘要:本文考证《儒林外史》中蘧公孙的人物原型是李本宣,赵雪斋的人物原型是姚莹,并以两人为中心,考察他们周边的人物原型,指出蘧公孙祖父蘧祐的人物原型是李本宣祖...

  • 论汤显祖和刘凤关于乐律之争 

    2017-10-22

    郑志良 “汤沈之争”是中国戏曲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它对明末清初中国古典戏曲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但是在这场争论之前,汤显祖和另一个吴门人士刘凤关于乐律的争论却少为人...

  • 《文心雕龙》“声得盐梅”说

    2017-10-22

    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讲究声律。唐代“近体诗”(即“律诗”)很大程度上是南朝以来汉语“声律”的“平仄”被发现的基础上才获得成熟的。刘勰在《文心雕龙》“声...

  • 中晚唐的郡斋诗和“沧洲吏” 

    2017-10-22

    葛晓音 摘要:郡斋诗源于二谢,但自唐代大历以后数量才明显增多,其创作主力是一些自诩为“沧洲吏”的郡县官吏。中晚唐内外官迁转状况及文人吏道观的变化致使担任州县官的文学...

  • 韩、柳古文创造的路径及其体性

    2017-10-22

    罗书华 摘要:在对韩、柳古文运动及其理论研究中,人们对于文道理论尤为重视,而对于古文的文体创造与体性却有所忽视。本文指出,韩、柳古文的创造主要遵从了三条路径:从时态...

  • 明清以来“三国”说唱文学编创经验综探

    2017-10-22

    纪德君 摘要:明清以来,根据小说《三国演义》改编而成的民间说唱作品,林林总总。民间艺人在改编、说唱《三国演义》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带有规律性的艺术经验,主要表现为:将...

  • 《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再探——兼谈《四库全书总目》的早期编纂史

    2017-10-22

    劉浦江 摘要:現藏臺北“國家圖書館”的《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是《四庫全書總目》的最初稿本。本文主要利用四庫檔案文獻探討此書之來歷及編纂成稿時間,指出《總目》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