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再说汉字繁简体使用

    2017-10-29

    记得几年前《焦点访谈》对汉字繁简体使用问题,在北京街头向路人做过一次调查。有位男青年以探询的口气回答记者:是不是可以同时使用,文化水平高的用繁体字,文化水平一般的...

  • “当前文学创作症候”三题

    2017-10-29

    如何全面理解时代与文学的关系 首先,是对市场化时代与文学之间相关性的理解。“作家不可能脱离他身处其间的时代空气”,这当然是对的。但是,这种时代的空气,不单是使得“小...

  • 大散文的末路

    2017-10-29

    1990年代以来,“大散文”成为一个颇为热络的语词。何谓大散文?如何理解大散文的“大”?显然,仅仅注重长度和铺排不是大散文。本真意义上的大散文,应该富于内在的风骨、精神...

  • 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的几个问题

    2017-10-29

    在当代中国历史题材的文艺创作中,一些所谓“时尚”的历史观念对创作者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历史观念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有新历史主义的历史观念、多元主义的历史观念、...

  • 新农村建设:作家何为?

    2017-10-29

    在中国,“三农”问题是关系到立国之本的大问题。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绝大多数地区,还是自然形态下较为落后的方式,它离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挑战:文学的与时俱进

    2017-10-29

    一、文学与时代的“滞差” 文学从来是过程而不是状态,是航行而不是港湾。因此考察和评价当下文学,不仅要分析文学“当下”的生态环境、生产机制、作家精神的经度与纬度,更要...

  • 论文学的与时俱进 ——从“当前文学创作症候”谈起

    2017-10-29

    ●当今文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两大缺失。与时俱进、创新能力的不足以及与社会、与大众的疏离,应引起足够的警醒,也许文学正因此失去与当代人对话的能力; ●题材内容上的“三大...

  • 从文学创作缺失反观批评问题

    2017-10-29

    一、“曲高和寡”与虚妄承诺 无论是重新理解现实主义,还是注重“心灵叙事”(或“精神叙事”),无疑都是永远正确的。问题颇具滑稽的一面是,以小说创作为例,多数小说其实都...

  • 柏杨“白话通鉴”再生古籍今译之争

    2017-10-29

    支持者称古籍今译可能成为一种专门的翻译类型 柏杨的出现似乎总是伴随着争议。近日,他的“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第1辑《秦风汉雨》4册出现在各大书业网站和书店,以后还将每...

  • 现代汉语再认识 ——作家韩少功在华东师范大学的讲演

    2017-10-29

    汉语眼下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处境?外来语、民间语以及古汉语这三大块资源,在白话文运动以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包括文言文的资源是否需要走出冷宫从而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