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论赵柏田———小说还是历史写作

    2017-10-29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开始陆续的写一些东西,这样一个共同的历史趋向更多的让我在读这部小说的时候使用历史的眼光来谈论这部小说。我更愿意从作为叙事的历史和作为历史的叙事来谈论...

  • 促进公安文学健康发展

    2017-10-29

    今天,计算机技术已改变了知识的传统功能。一方面,电脑的微型化和商品化使人类知识的获取方式发生了变异,知识成为可操作运用的资料,难于精密化的文学处境尴尬;另一方面,...

  • 独到的眼光与思辨的力量——评刘上洋的散文

    2017-10-29

    刘上洋的散文创作(见散文集《高路入云端》,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虽然经过20世纪八九十年代和21世纪第一个十年这样两个阶段,但超越“小我”表现“大我”的追求始终没变。...

  • 街角的淼北里的秀——评周佩红新著《上海私人地图》

    2017-10-29

    1 在一些回忆被重拾的时候,我发现有人以高度专注的方式,平和的视角,让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成为美丽的焦点。于是,突如其来的景象被指认,每个人都会得到姓氏,故事有了新...

  • 理性看待中学教材“大换血”

    2017-10-29

    日前,编剧刘毅在其新浪微博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学语文教材“大换血”的帖子,该帖子称:《孔雀东南飞》、《药》、《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

  • 文学的意义不会长期被遮蔽

    2017-10-29

    许多人认为文学在今天已经失去了意义,“小说死了”、“文学消亡”的声音不绝于耳。文学真的那么软弱,已经没有了生存的价值和力量,将要毁灭了吗? 文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与柔...

  • 格非:愿读者在小说中找到自己

    2017-10-29

    丁杨/摄 《春尽江南》,格非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35.00元 我曾跟很多朋友通电话谈了好多次,谈到怎么看待我们的现实。现实非常丰富,我在面对它、书写它的时候很费...

  • 文学的钟摆:从虚构到非虚构——2010中国文学创作随想

    2017-10-29

    围绕着“新世纪文学”这一命题,2010年批评界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以期通过这一概念的确立,告别“新时期文学”被无限延伸的提法。2010年初,《钟山》杂志社约请了12位批评家...

  • 春有尽,诗无涯

    2017-10-29

    我不知道格非在写这部《春尽江南》时的心境是怎样的。我大概能想象,当格非选定“春尽江南”这四个字,作为他这七八年来断续完成的《人面桃花》三部曲的终结篇篇目的时候,更...

  • 《你在高原》:无尽的长旅

    2017-10-29

    著名作家张炜的450万字的十卷鸿篇巨著《你在高原》,在刚刚揭晓的茅盾文学奖中获得“状元”,这是评委们对这部具有“时代大作”标志意义的现实主义长篇史诗性小说的最好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