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旋先生寄来他新近出版的一部纪实散文《家住黄桥》,所写乃我衣胞之乡的情事。 对于一个古镇、名镇的人文纪事,是着眼于由精英文化、典籍文化构成的“大传统”,还是着眼于...
2010年暑期,我应德国马普国际刑法研究所的邀请来到弗莱堡。坐在从弗莱堡到斯图加特的火车上,我的手中仍然拿着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小说《朗读者》。据说,这部小说已经被...
在涉法文学研究中,不同的文学体裁跟法律内容如何对应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在这里,首先应当明确一点:法律内容是相对于文学形式而言的。当我们对法律内容作具体考察的时候,就...
在传统学术视野中,法律与文学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法律充满了理性色彩,而文学则富有感性特征,要将两者结合起来似乎并非易事。就连美国“法律与文学”运动的核心人物波...
阎连科,著名作家,1958年出生于河南嵩县,1978年应征入伍,198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教系、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79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情感欲》、《日...
在今年扎堆出现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中,《主义之花》无疑是非常特殊的一部。 作家王旭烽以30多种姿态各异的鲜花为喻,书写了30多位革命女性壮烈而美丽的人生。主义是崇高的,而...
周孟贤善长诗、短诗亦工。他的诗情总是那么激昂、那么高亢,且更显出思想者的沉思与叩问。他出过《周孟贤哲思妙语集》,他说:“良知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胆略和气魄;良知是思...
在诗的世界里,一草一木、一唱一吟,乃至万事万物时时处处都格外传情。生老病死,春秋更替,诗人用富有魔力的文字,幻化出穿透人心的力量。风景变成了诗人的心境,诗人在风景...
我们是怎么学会识认美的呢? 一个可能的回答是把这个问题反弹回去,“我并不认得美”。是呀,我们都不想做自以为是的希庇阿斯,而想学习苏格拉底,说“美是难的”。苏格拉底都...
鲁先圣的这本《黎明的珠露》不是以前作品的结集,而是浑然一体的一种写作风格和样式,这是他文学生涯中的第一次。书中很多篇目都是首次亮相,集中地表达了他的思想,是他4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