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个人化”诗学:1990年代先锋诗歌的优卓选择

    2017-10-29

    若问朦胧诗、“第三代诗”有何特点,谁都能就其意识形态主题或世俗化倾向略说一二;要想从众语喧哗的90年代先锋诗中整合出某些共同症候则很难。奇怪的是,将“个人化写作”作...

  • “群选经典”时代下的文学生产

    2017-10-29

    随着网络进入千家万户和网民的数量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流布于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均已发生了明显的位移,网络文学的生产方式呈现了众多新的特...

  • “诗意”散文之检讨

    2017-10-29

    也许诗与文的长期并存自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诗有崇高与真淳的旨趣,散文则讲究内外一致的情调与趣味;诗要求纯粹,散文则期待本色与细节。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海峡两岸的散...

  • “数字英雄”等于文化英雄?

    2017-10-29

    南帆先生的文章《数字:代表什么?挑战什么?》(《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7日“文学”版)试图告诉我们今天媒体制造的数字英雄已经成为时代的文化英雄。“媒体批评运用各种...

  • 感受信仰的力量——读《向延安》

    2017-10-29

    1 《向延安》海飞著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部很明朗的关于革命、青春、信仰的小说,题材并不新鲜,谍战故事富有悬念的情节也是近年层出的套路。《向延安》的精彩在于,它表...

  • 拒绝戏说还原真相——读《虎啸八年》收官之作

    2017-10-29

    1 《虎啸八年》温靖邦著花城出版社出版 花城出版社2005年推出的大型信史类长篇抗战小说《虎啸八年》(1—3),在时隔6年之后终于等来了收官之作——《虎啸八年》(4—6)于2011年抗...

  • 80后文字的文学史意义

    2017-10-29

    这既是一个"大鱼吃小鱼"的时代,也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一切都在流动,一切都在变化,当我们的学者用"液体和气体"来描述时代,"轻灵与流动"便成为一种常态。在我们阅读"...

  • 别让偏激蒙蔽了双眼——为30年散文辩护

    2017-10-29

    一个批评家固然必须有自己的立场和价值判断,有严格清醒的自省意识;但坚持公正和实事求是,特别是拥有一种严格而不失宽容,冷静而兼具开放的对话精神以及积极进取的姿态同样...

  • 穿透生命政治的温情诗学——评林那北《息肉》

    2017-10-29

    毫无疑问,人物何光辉对于“息肉”这一病症刻骨铭心。术后,惊怖烟消云散。他向部下娓娓道来:“息肉是指黏膜面突出的一种赘生物,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不致命。”“但有恶变...

  • 当今诗评家应“与时俱进”

    2017-10-29

    在重“破”轻“立”的20世纪,新诗是国人追求“自由”、推崇“革命”的特殊产物。21世纪应该是重“立”轻“破”的“建设时代”,今日诗坛,政治激进主义和文化激进主义思潮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