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的、严肃的文学走向衰微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在各种非文学的领域发现了文学。它的身影已开始更多地出现在摄影、网络、手机短信之中。 网络文学、摄影文学、短...
当文艺演变到“私人写作”、“个体时代”以后,林林总总的立场折射出万花筒般的价值效果:不规则、无序、细微、琐碎。它虽然色彩斑斓、有更宽广的包容度、给时代增添了柔和的...
近年来,国内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相继成立了“国学院”,并举办各种形式的“国学班”和“国学讲座”,“国学”成为热门和时尚的话题。 什么是“国学”?近代“国学”经历了怎样...
文学理论学科的建设是所有文学工作者都热切关注的问题,因此就有了曾庆元对李春青的论争(文章分别见《文艺争鸣》2001年第3期和第6期)。两个人文章的焦点在于文学理论学科建设从...
针对部分“思想界”人士提出的“当代文学作品脱离现实,缺乏思想乃至良知”、“中国作家已经丧失了思考能力、道德良知和社会承担”的指责,文学界部分知名作家、评论家表示,...
《文艺争鸣》杂志2001年第3期发表了李春青先生的文章《对文学理论学科性的反思》,同年在该刊第6期发表了曾庆元先生的争鸣文章《也谈文学理论学科性的“合法依据”》。李文从对...
应该指出的是,当下文学各门类中最具有吸引力,拥有最多读者的是儿童文学,这绝对不是对儿童文学的偏爱。人所共知,新诗已经完全成为小圈子的自娱自乐,诗歌刊物是发行量最小...
近两年,“青春文学”四个字频繁地出现于各种媒体,并从最初的铺天盖地如火如荼,到现在的因为有更新的概念出现而逐渐平稳甚至式微,有人说,青春文学不行了,青春文学要走到...
《南都周刊》近日刊发《思想界炮轰文学界——当代中国文学脱离现实,缺乏思想?》一文。在这篇报道中,学者丁东、赵诚、崔卫平、傅国涌等指责中国作家已经日益丧失思考的能力...
去年底,《文艺争鸣》发表了我的一篇批评李春青对《文学理论的学科性的反思》的文章,今年第4期上又见到了两篇反批评的文章。作者分别是天津的王志耕和黑龙江阿城的田忠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