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人接地气文如花 读郑自华散文集《自说自话》

    2017-10-29

    《自说自话》散文集是郑自华的第二部散文集。作品反映百姓生活,描写凡人小事,抒发平民胸臆,但在题材选择、表现主题、构思谋篇,遣词造句方面均有突破。全书汇集了他近几年...

  • 世界华文文学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的作用和价值* ——以战后中国文学

    2017-10-29

    世界华文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关系密切,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进程就是同时发生于中国大陆、台湾、港澳地区和海外华人社会的某些历史空间(如留学生、第一代新侨民等)。关注世...

  • “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内地传播的基本阶段与流变趋势 ——以文学期刊为

    2017-10-29

    台湾、香港、澳门与海外各国的华文文学,作为客观存在早已出现,但它真正发生影响以及成为一门新兴学科的研究对象,则从1979年的中国内地开始。1979年至今,内地有关“台港澳暨...

  • 晓苏的新作

    2017-10-29

    在短篇小说领域,晓苏是一位有着独特美学追求并取得了引人注目成就的作家。我一直比较关注他的创作。 《看稀奇》是一篇诚实而温暖的小说,它深入到人类情感的最深处,体验了人...

  • 跨界中的“去”与“留” ——传播学视角中的新移民文学

    2017-10-29

    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开始,我们就面对着双重环境的掣肘: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在自然环境中我们主要体现为生物人——高智慧动物的生物体——的本色,“说到底,人只是地球之壤,自然...

  • 重读《星火燎原》

    2017-10-29

    被誉为“用红宝石砌成的万里长城,记述中国革命的东方史诗”的《星火燎原》,是上世纪50年代开始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大型革命史料丛书,由毛泽东亲笔题写书名,朱德为之作序...

  • 由“绚烂”慢慢走向“枯萎”

    2017-10-29

    与热衷于宏大叙事的作家不同,严歌苓显然对生活中的“输者”(悲剧人物)更感兴趣,她曾说,“我追求个性化的东西,所以我对‘边缘人’对边缘题材更感兴趣”。《霜降》展示的虽...

  • 汪曾祺的“父子情”

    2017-10-29

    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汪曾祺,我很喜爱他那“娓娓道来,如话家常”的妙笔文章。在又一个“父亲节”到来之际,我阅读了他的散文《多年父子成兄弟...

  • 《阖闾王朝》与新的文学生产方式

    2017-10-29

    首先,我对《阖闾王朝》这部小说的出版方式很有兴趣。我认为这可能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的生产方式,即作家高仲泰先生跟地方政府合作,写出了这样一部反映吴文化的小说。这是宣...

  • 《寻路中国》:从行走中寻找中国变革的实质(刘蔚)

    2017-10-29

    初看《寻路中国》的书名,会以为这是一本背包客写的旅行读物。还好有个副标题——“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给了读者一点提示,这不是一本单纯的旅行读物;或者也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