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翻阅几本关于中国画论的书,由其中关于山水画论的部分想到了一个问题:中国山水画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文人精神追求的某种关联,尤其是与隐逸文化的联系。 传统中国文人相当...
内容提要 1、赵逵夫先生的“江西陵阳”说,与《涉江》内容不符。《涉江》的起点,是《哀郢》东迁的终点“陵阳”。从《涉江》:“旦余济乎江、湘。乘鄂渚而反顾兮”可推知,其...
将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加以比较研究,是一个新的富于挑战性的课题。所以这样说,基于三个原因:(1)受以往既定的政治标准和阅读思维定式的影响,国内对产生于18世纪...
近来又读了一些苏东坡,觉得可以解释一些东西。艺术家最后成为了艺术家,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这个人具备了许多修养和底蕴。这个说法自然很不新鲜,可要说清楚,至少要面对三...
内容提要 《招魂》篇乃是屈原采用“招魂”的形式,对古荆楚流行的招魂词进行艺术加工后的文学作品。是为了抒发情感,排解精神上的愁苦而作,不是为了“招魂除病”的实际运用。...
用“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来描述文学期刊在鼎盛时期的境况,似乎并不过分。80年代无疑是中国文学期刊的黄金时代,而今天,纯文学在困境和窘况中愈陷愈深同样也是不争的事实。...
一 在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居统治地位的中国历史传统中,国人将治国的希望寄托于统治者的道德行为,对统治者治国的成败主要诉诸道德尺度的评判,形成了以德责人的德型政治文化。李...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戏为六绝句》中的一首。后两句在文革期间,常被造反派的才子,用来批判对手。第一...
●大众文化搭上了一架由现代传媒和市场所构成的“双引擎”的快车,朝着新世纪呼啸而来。面对杂乱无章和瞬息万变的大众文化现象,中国知识界的应对从一开始就陷于捉襟见肘和言...
每一个热爱和关注文学命运的人都会深切地感受到,近年来,文学的概念和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了。在以往的数千年人类历史中,文学的特点相当固定而清晰,那就是:以书面文字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