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民族化过程就是作家、艺术家努力开发和体现民族精神、民族性内涵的艺术追求、艺术创造过程。一个民族的文学通常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着该民族意识的自觉,是该民族精神生...
内容提要 古代士人在其一生难以忘怀的许国忘身的参政意识和内心深处的历史使命感之外,也在作品中流露出纯朴的世俗情怀。古代士人的世俗情怀主要表现在对父慈子孝的推崇,对人...
本文试释《后汉书》中的若干语词,并对《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辞典》和《辞源》有关语词的训释和溯源以及《后汉书》唐代李贤等注进行商榷。 【破坏】《五行志二》:“是时黄...
(一)关于朦胧诗 重温20年前发生在中国大陆的一场关于朦胧诗的论争,我们发现,在这场论争中,面对“朦胧”这一新诗潮现象,论争者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持反对态度,其理论依据...
(一) 近百年来对新诗的批评不绝于耳,给新诗带来巨大的压力。[1]尤其是批评者经常以古诗作为参照系,以古诗的辉煌来比衬新诗的衰败。 最有代表性的是郑敏先生在1993年发表的长...
世纪初那场白话与文言之争,即“五四”白话运动的是非功过虽说早有定论,事隔七十多年之后,运用新的视角对其重新评价,应该是具有积极意义的。遗憾的是我们看到郑敏先生发表...
编辑同志: 感谢您转来范钦林先生的大作《如何评价“五四”白话文运动》。我很珍惜这个学术反馈,也感谢范先生的指正。这也给我一个机会再谈些与语言文化有关的看法。 (一)《回...
李山先生说:“《商颂》应为西周中期的作品。西周昭王时王朝与淮水、汉水地区的淮夷、荆楚进行过连年战争。有证据表明,宋国在这场战争中是为周朝效过力的,因此宋国才真正受...
(一)又见奇谈怪论 前些时候有老师和朋友转告我,说《读书》今年第四期有孙文波先生的文章,《传统与现代诗》,是针对我的言论而发。我找来文章看了一下,觉得其实也未必专门...
一、 第三代诗歌及“第四代诗歌”(注1)的界定 把继朦胧诗之后,发端于一九八六年,以非非主义为主要代表的先锋诗歌创作形态称为“第三代”,这一概念与界定已经进入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