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中国古代文论对“艺术精神转型”的理论自觉

    2017-10-30

    题 解 本文题中所谓“艺术精神”,是源自黑格尔艺术史观里的一个概念。“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1]142,是黑格尔美学的奠基石。“理念”—— 绝对精神、最高的真实——是“内在...

  • 《文心雕龙》风骨论的立象尽意 ——兼论古文的言说与解读方式及其“西化”

    2017-10-30

    一、“风骨”现代解读的“二元两分说”种种 (一)文意与文辞“二元两分说”。此说发端于黄侃的“风即文意,骨即文辞”[1]说,从者甚众,影响颇大。例如范文澜说:风即文意,骨...

  • 刘勰同避宋齐文学而带来的理论缺失

    2017-10-30

    一、刘勰对宋齐文学的回避和贬抑 刘勰将“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原始以表末”[1](序志)当作自己写作《文心雕龙》的使命。在《通变》中,他明确地指出“通变无方,数必酌...

  • 深识鉴奥 见“异”知“音” ——《文心雕龙·知音》新探

    2017-10-30

    文学鉴赏是发生在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艺术审美活动,今称之为文学接受、接受美学,是读者作家在作品中所传达的情感心志的深切感受和领悟,也包括更高层次上对作品的深入分析和科...

  • 刘勰论“体”

    2017-10-30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文学走向自觉,文学批评中的文体观念也渐趋成熟。在当时的文学批评中,有关“文体”或“体”的范畴被普遍使用,由于没有明确的概念性的阐释,“体”的含...

  • 《文心雕龙‧原道》“天地之心”义的启示

    2017-10-30

    言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类推关系,而不是指称关系;或者还不如说,复制功能是重叠在一起的;语言谈论天和地,语言在自身最始形态的结构中复制一纵一横的十字,并宣称其将降临...

  • 刘勰卒年新考辨

    2017-10-30

    《梁书》和《南史》之《刘勰传》均未明载刘勰卒年。迨至目前,学界关于刘勰卒年的说法主要有五:范文澜认为其卒于梁普通元、二年间(520、521)[1];周绍恒认为在普通四、五年间(...

  • 《文心雕龙札记》“章句”之解读

    2017-10-30

    黄侃先生的《文心雕龙札记》既对《文心雕龙》的文本进行解读,发掘和阐明了《文心雕龙》的立论之本,体会和索求了文本的本意,也有其精到的、富有启发意义的理论阐发,具有极...

  • 《文心雕龙•练字》之阐释

    2017-10-30

    古人作文,从孔子开始,就非常注重用字,孔子“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①。《论语·宪问》载郑国的外交辞令要有四位富有才能的大夫草创润色:“裨谌草创之...

  • 刘勰生平三考

    2017-10-30

    刘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思想家。但是,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史载过于简略。本文拟就他的世居地、少年成长以及从政的实践与政论著作等方面予以考证,请方家识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