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古代士人的爱国情怀及其对民族精神的高扬

    2017-10-29

    内容提要 在历史上爱祖国、爱人民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家和作品应是中国文学的主流。古代士人的爱国情怀突出表现在坚持民族气节,宣传民族意识,弘扬爱国精神,纵然身处逆境中仍把...

  • 从形象到拟像

    2017-10-29

    在当前国际学术界关于“图像转向”的讨论中,“审美泛化”(aestheticization,或aesthetization)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新术语。它不是“审美化”,例如那为中国传统文人所津津乐道的“...

  • “无用之用”:王国维“学术独立”论辨析

    2017-10-29

    内容提要 王国维的“学术独立”论具有其特殊的思想文化意义,不同于西方现代学术观念和学术体制中所产生的“学术独立”思想。其核心的意义在于:强调对西方哲学和美学中的“形...

  • “身体写作”质疑

    2017-10-29

    现在,“身体写作”似乎正在成为人众媒体和文学批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虽然我对所谓的身体写作现象及其相关的理论探讨情况所知有限,但就已经了解到的有限情况来说,就已感到...

  • “和氏璧”故事探源 ——附“隋侯之珠”

    2017-10-29

    内容提要 卞和之得玉璞,或因追捕猎物,或因旅游、访友,或因……。总之他“不期而遇”的在山中得到了玉璞。得玉璞后,当然是先带回家,再“奉而献之王”……。卞和“抱其璞而...

  • “有”是“有限”“无”是“无极”吗 ——与韩东育先生商榷

    2017-10-29

    内容提要 “有、无”是中国哲学史上老于首创的一对哲学范畴。关于“有、无”,历来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韩东育先生曾著文《“有”是“有限”,“无”是“无极”》。本文认为...

  • 古代士人的入世情怀及其对文学传播的意义

    2017-10-29

    内容提要 古代士人的入世情怀以伦理、政治作轴心,突出的表现为经世致用,为国分忧。这与古代士人首先是充满人文忧患意识的思想家,往往是站在时代的前列与人生的尖峰上来考察...

  • 纪实文学刍议

    2017-10-29

    尊敬的先生: 广州会议上,我们就特稿及其纪实文学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探讨,可以说是很有代表性的思想交锋。只是因为时间太匆忙,而且,即兴式的辩论未必能取代学术思辩,所以...

  • 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三种资源

    2017-10-29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女性文学研究界频繁地使用“困境”、“危机”这类字眼来形容自身的处境,女性文学批评丧失了90年代前中期那种广受瞩目的冲击力,尤其在关于“个人化写...

  • “有”是“有限” “无”是“无极” ——对“有”“无”千古成说的质疑

    2017-10-29

    在中国,“有”“无”概念的提出及其讨论,始于老子。由于是哲学的最简单抽象,加上司马谈说“其辞难知”,因此,“有”“无”宛如一件“皇帝的新装”,历朝历代强作解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