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创作被指认为“生产”的当代中国,文学史写作似乎也进入了一种大生产的状态。20世纪80年代末期“重写文学史”的呼声逐渐变成了一种广泛的文学史写作实践,大量文学史教材...
我们这个年代对文学而言可谓恰逢其时,“天时”、“地利”和“人和”一切皆有利于成就文学。文学的“天时”是指文学的“主体自由”。文学主体在新世纪获得了比以往更多的自由...
2011年5月8日,“新闻与文学的关系——曾敏之创作谈”在暨南大学文学院召开。会议由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暨南大学文学院、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共同主办,...
个人的幸福,除却与个人的现实状况有关外,与社会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何兆武在口述自传《上学记》中说:“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你必须觉得个人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可是...
在《文化与价值》中,维特根斯坦用睿智而又不无嘲讽的口吻写道:“一个时代误解另一个时代,而且是一个小小的时代用它自己下流的方式误解所有其他的时代。” 这句话,似乎是中国现...
一、意识形态与台湾文学史 首先,传统的台湾文学论述与国族建构。文学史是权力和文学知识共同建构的意识形态,就传统的台湾文学史的相关论述主要有两类,分别是以大中国情怀来...
王彬做批评多年,对叙事学研究有独到之处,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北京地方志研究颇多心得。他的批评显然与当今主流的学院理论批评颇不相同,他更接近传统的乾嘉学派一类的考据注疏...
我与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兴起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欧洲,二十世纪的头二十年入传中国。根据现在看到的资料,最早将“比较文学”这一概念引进我国学界的是章锡...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孙春平的《二舅二舅你是谁》(以下简称《二舅》)、杨守知的《灭火》、肖勤的《云上》、《暖》这四篇小说总像放幻灯一样在脑海中萦绕,挥之难去[1]。琢磨久...
日前,郭敬明高调宣布重新出版作家李锐、蒋韵夫妇二人合著经典重述白蛇传作品《人间》。有人幽默地称此现象为“纯文学的袍上,布满了华丽的‘青春痘’”。无疑,这是十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