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学者发表了质疑“将进酒”的“将”读qiāng的文章,引发了一些争论。兹略谈一点不同看法,以期求真求是。 质疑“将进酒”的“将”读qiāng,核心论点在于释“将”为副词“...
《唐诗三百首》是近二百年来流传最广的一部唐诗选集,很多人从小就 把它当作启蒙读物。其影响之大远非其它唐诗选本所及。这个选本所以具有 这种普及性,乃是由于它能比较准确...
黄庭坚(1045一1150)是宋诗特征最典型的代表,从而与宋诗成就最杰出的代表苏轼齐名。后人无论是褒扬宋诗还是贬毁宋诗,都往往“苏黄”并称。但是黄诗历来受到许多误解,要想读...
王先生此文发表于六十年前,当时先生才三十岁出头,而今日读来仍饶有兴味。该文就唐传奇和古文运动的关系,与陈寅恪、郑振铎二位先生进行商榷。郑先生说古文写作的发达,为唐...
岁月沧桑,一切都在消逝,而唐代文学永存。辉煌的唐代文学留给后人无比丰富的精神财富,是华夏民族美育和文学教养的经典,是哺育中国诗人的伟大传统,也是各种艺术创作挹之不...
柳永的词俗,似乎是文学史上的通论。尽管他并不缺少雅词,甚至其“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数句,使得一向对其不服气的苏轼也认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宋...
作者按:我在王水照先生身边学习至今刚好十年,十年中无时无刻不受到先生的教诲与关爱。我曾经写过几篇跟随先生读书的感想,像《为问少年心在否,一篇珠玉是生涯》乃是一篇访...
乾元二年(759),杜甫在秦州作《佳人》诗: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韩愈和柳宗元是中唐的古文名家,晚唐杜牧有诗云:“高摘屈宋艳,浓薰班马香。李杜泛浩浩,韩柳摩苍苍。”①揣其语气,每句各述一种文体,李、杜乃指诗而言,韩、柳当指古文而...
文学观念是指对于文学普遍本质或属性的认识,它既是文学理论的核心,文学批评的指南,也是文学史研究的基础。现行文学理论教材虽有关于文学观念的论述,但关注点只在当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