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工具理性、忧患意识与学术研究 ——读王元化《清园论学集》

    2017-10-29

    近一二年来,王元化先生持续出版了《思辩随笔》、《清园夜读》、《清园论学集》等著,对自己的论学成果作出了一个整理汇总;又主编《学术集林》和主持出版《学术集林丛书》从已...

  • “伪碑”仍伪 “确证”不确 ——《李白与大匡山》等文质疑

    2017-10-29

    我曾经论证:(一)李白隐居读书之“岷山之阳”指青城山;(二)杜甫《不见》有“匡山读书处”之句,匡山即庐山;(三)李白作《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戴天山乃青城群峰之一“成都戴...

  • 也论建立学范 ——兼与张寅彭商榷

    2017-10-29

    “学范’这个学术论的元理论,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从未能进行过心平气和的讨论。在九十年代提出本课题,应该说有其充分的历史合理性。但讨论不得不从“五四”文化论争说起...

  • “后实践美学”:前进还是倒退? ———对世纪之交中国美学理论走向的思考

    2017-10-29

    内容提要 “后实践美学”主张“突破”和“超越”“实践美学”,从“生命”和“生存”寻求美学的理论深化。本文认为,必须分清“实践美学”和“实践本体论美学”,正确把握实践和美...

  • 质疑反“本质主义并商榷”文学理论的批评化

    2017-10-29

    内容提要 针对文学理论界反本质主义的矫枉过正,本文从西方文化研究的现状、性质等考察,认为提倡以文化研究替代文学理论,不过是对西学理路的曲意奉和,并为当下的私语话、感...

  • 《论雅俗文学的概念区分》质疑

    2017-10-29

    笔者拜读了朱国华同志的《论雅俗文学的概念区分》(原文载1996年第4期《文艺理论研究》,以下简称朱文.)一文之后,疑惑不解之处甚多,对其文中所持观点,也有不敢苟同之处,特不...

  • “后实践美学”质疑

    2017-10-29

    所谓的后实践美学一度成为了中国当代的流行话语。但是这种流行话语并没有达到对于自身的意识。为什么?因为它不知道自己所讨论的问题:其一,什么是美学自身;其二,什么是后实践。...

  • 再谈文艺学的学科反思 ——兼与盖盛先生商榷

    2017-10-29

    应该承认,近几年,文学理论界对我们目前大学文艺学学科所进行的反思,是富有价值和成效的,它使我们认识到了我们大学文艺学学科所存在的问题与局限,为重新唤起我们文艺学的活力,为...

  • 科学化:文学理论现代性的必然选择

    2017-10-29

    内容提要 文学理论是一门科学。有人否认这一点的原因在于狭隘地理解科学的含义、文学理论自身发展的“科学危机”状态和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的影响。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进程就是其...

  • “实践美学”的历史地位与现实命运 ——与杨春时同志商榷

    2017-10-29

    在中国当代美学中,“实践美学”无疑是最重要的美学主张和理论之一。在这一旗号下,存在着若干个基本主张并不一致的学派。除李泽厚一派外,还有别的学派,譬如蒋孔阳先生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