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山川满目 家国斯人——《关于我父母的一切》的一种读法

    2017-10-29

    知道南帆这部散文是很早的事情——它获得了2004年度“华语传媒大奖”。而作为一位严肃的学者、一个在文坛卓有成就的评论家,却能以散文写作再次获得嘉奖,仿佛一个名满天下洋派...

  • 书写严肃的悲剧——读于永铎长篇小说《悲情东北》

    2017-10-29

    我最近读到一本《悲情东北》,粗翻没有什么,细读后,又觉得不一般,颇有值得称赞之处。它的作者于永铎,不很见诸经传。 小说的故事背景是相当特殊的,主要写1945年苏军进入中...

  • 香港新诗六十年

    2017-10-29

    日子是一匹奔跑的斑马,瞬间便是六十年。 从1949年算起的六十年,就整个香港文学史看来,不过是半世纪多一点,但这是香港当代新诗的伊始,它开始了新诗主体性的建构,涌现了一...

  • 彼岸的小圆满

    2017-10-29

    继代表作长篇小说《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出版之后,留学生文学的创始人、著名的旅美作家於梨华在年届八十高龄之际推出了她 的新作《彼岸》。 如果说《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因...

  • 孙犁的精神特征

    2017-10-29

    “从新文艺,转入旧文艺;从新理论转到旧理论……”晚年孙犁不但如是总结文风的改变,他还自称伦理道德中有许多“旧观念”。 孙犁身上的“旧观念”,最明显不过的是他对家庭、...

  • 对生命本质的极限考量——读王久辛长诗《香魂金灿灿》

    2017-10-29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诗歌确认现实的意识渐趋微弱。尽管在汶川、玉树地震之后,诗坛相继出现了颇有作为的“苦难诗潮”,也随之出现了对现实世界有限度的理...

  • 接受美学视野下台湾现代诗社符号诗的意义生成方式

    2017-10-29

    台湾著名诗论家张汉良认为,台湾现代诗与传统诗及20世纪50年代前的大陆自由诗的一个重要区别,即是“现代诗与视觉艺术的趋同现象”,这种趋同现象“可分三方面来讲。诗的空间性...

  • 文学的标尺

    2017-10-29

    多元化时期的困境 中国文学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已走了30年了。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作家在大量吸收外来文化营养的前提下,曾经创作了一大批引起全国轰动的文学作品。然而,...

  • 现代性与台湾日据时期通俗文学论述

    2017-10-29

    在华文文学界,通俗文学长期处于边缘位置,虽然有着大量的读者群,却始终被置于文学史和学院批评的外围。以往的文学史受到精英意识的影响,对通俗文学即使有所涉及也只是简单...

  • 台湾创世纪诗社的超现实主义诗观

    2017-10-29

    在创世纪诗社的“创造期”,即《创世纪》第十一期至第二十九期(1969年元旦),创世纪诗社由试验期的倡导“新民族诗型”转而倡导诗歌的“世界性”、“超现实性”、“独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