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道是无晴却有晴

    2017-10-29

    拜读了高尔纯的新作《也无风雨也无晴》,平易、亲切之感油然而生。细品其中滋味,忽然想起唐代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本书书名看似散淡,文章内...

  • “本分”静默中自有惊涛骇浪

    2017-10-29

    赵园先生的“明清之际”研究持续了将近20年,她爬梳了太多的材料,对明清之际的士大夫或者明遗民体验体会得异常细腻微妙,写得苦心孤诣而精彩纷呈。也正因此,上述种种对于一个...

  • 人物厚重 叙述简约

    2017-10-29

    评论艾伟《风和日丽》这部长篇,谈论最多的肯定是杨小翼这个人物。的确,这个人物值得大谈特谈。她的一生命运和我们国家的历史风云紧密相连,因此,我们可以从她的性格成长过...

  • 手提灯盏,把青草照亮——读阿古拉泰诗集《青草灯盏》

    2017-10-29

    阿古拉泰这个名字有一种遥远感,提醒我叫这个名字的人,非我同族。许多蒙古人的名字都特别好听,虽然我不大明白它深藏的含义,却总感觉有一种吉祥、安泰的东西蕴含其中。这样...

  • 一个远去的工人身影

    2017-10-29

    武歆《老工人谢瑶环》 《中国作家》2010年第4期 距离不仅仅产生美感,距离还为知性认识的产生创造条件,因为往往距离的存在才能深刻地认识一个人,才能全面了解一个社会甚至一个...

  • 梦想会变成现实吗

    2017-10-29

    一部在写作之初只是作者与朋友进行分享的私人手稿,一经出版,却立即成为德国销量达百万册的超级畅销书。出版10余年来,该手稿被翻译成了14种语言,畅销全球。这部手稿,就是德...

  • 一部向过去致敬的精神丰沛之作

    2017-10-29

    这是一部可以多角度解读的作品,也是一部精神内涵非常丰沛的作品,我认为它最核心的特质是怀旧、是向过去致敬,以围绕高干、政局变化、“文革”、“四人帮”倒台、新时期到来...

  • 让后人的想象更复杂多义——评韩东长篇新作《知青变形记》

    2017-10-29

    知青文学经历多次审美意识的嬗变,对知青生活的书写已从单一走向多元。关于知青的历史,经过大量文艺作品的书写,历史真实在受众视野中逐渐敞开;但另一方面,知青叙事的模式...

  • 用诗情塑造的农民典型——读刘福君诗集《父亲》

    2017-10-29

    刘福君的诗集《父亲》里,一首题名为《坐在田埂上的父亲》的小诗堪称经典。那首诗的第一段是这样写的:“坐在田埂上的父亲,坐在/随便一块石头或杂草的上边/抽烟、擦汗,歇一歇...

  • 让被遮蔽者和新诗人出场

    2017-10-29

    《中国新诗年鉴》系列选本,从1999年到2008年,已经持续出版了整整十年,尤其是全面的民间性质,让其意义非凡。这十年,是中国新诗在商业化浪潮中真正发展的十年:民间写作更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