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现代中文学刊》2011年第1期 中国“左翼”文艺工作者包括电影工作者一贯热衷并擅长创作“革命加恋爱”式的作品,对此,茅盾曾做过总结: 我们这“文坛”上,曾经风行过“...
《赛德克巴莱》确实是一部史诗大片。从来没有一部中国电影,把生活在这片广大地域上的男性,表现得如此生猛矫健、凶悍英武、骁勇善战。 茹毛饮血、猎杀战斗、奔跑歌唱,那种汪...
来源:《现代中文学刊》2011年第1期 内容提要:在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香港与上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香港电影深深地打上了这一烙印。抗日战争之后,大批影人背上了“负义影...
电视剧《知青》在央视播放后,引起许多年轻人的兴趣,同时也引来了许多当年知青的质疑,认为这部剧的许多情节和细节不真实,美化了当时的生活,有人甚至对编剧说出“我们还活...
我们家看电影有许多规矩。选好一部片子之后,中途不能反悔,不能撤掉这部电影重新换上另一部片子。聊天、吃瓜子、打电话,这些事情都不允许,上厕所要提前安排好。一切都像在...
什么力量触发人对生命更高境界的需求?除了宗教终极考虑,还有一个要素,那就是对美的求索。它是一种诱惑,一份痴狂,如同希腊神话中的纳西索斯着迷于水中自己的影子,一旦染...
电影《赛德克巴莱》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雾社事件中赛德克族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情形。《赛德克巴莱》虽然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筹划,对历史的把握较为准确,甚至专门聘请了赛德克人...
《知青》塑造了“文革”时期的一个“君子国”、“好人国”、道德理想国,这个“理想国”不但在经验意义上是不真实的(这方面的评论已经很多),而且在价值意义上是误导国人的...
一部长达45集的电视剧《知青》的播出引起热议与争论,也让“知青”这个打着特殊年代印记的名词重新回到今天中国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突然发现,“知青”这个看似久远的社会学、...
摘要:“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讲述的所有故事也都是当代经验与想象的投射,在整体上可以看到,这个时代的价值观是支离破碎的,在历史与现实的剧烈变动中,尚未形成一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