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布拉斯科•伊巴涅斯的“中国缘”

    2017-10-17

    一 早在20世纪初,中国人民就熟悉西班牙著名作家维生特·布拉斯科·伊巴涅斯(Vicente Blasco Ibá?ez,1867-1928)的名字了。他的作品很早就被介绍到了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与国...

  • 困境与出路全球化时代希利斯·米勒的比较文学观

    2017-10-17

    内容提要: 全球化时代比较文学的现状如何?它是否面临新的困境?如果已陷入了困境,其原因与出路何在?本文以美国比较文学批评家希利斯·米勒为讨论对象,结合他在全球化时代...

  • 乔治·斯坦纳与比较文学

    2017-10-17

    内容提要: 乔治·斯坦纳是当今在世的著名比较文学家。本文首先介绍了他关于“什么是比较文学”的观点,接下来回顾了他走向比较文学研究的机缘,最后总结了他在比较文学研究领...

  • 一切文学都是当代文学——从马克思的“全球化”视野说起

    2017-10-17

    曾几何时,作为罗马帝国消亡之后崛起的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西班牙(包括神圣罗马帝国查理五世时期的葡萄牙及其殖民地、哈布斯堡王朝、西属美洲、意大利及亚非殖民地等)有...

  • 为“天道”之光所照亮的一隅庄子的意义论与20世纪西方文学意义论的视角相关

    2017-10-17

    内容提要: 诗意或文学意义的特殊性,是西方20世纪文论和中国古代诗论共同面对的思想难题。突破这一难题的关键,是确认文学意义论的视角。在此一关节点上,庄子的“天道”论、...

  • 叶芝的能剧与19世纪神秘传统(英文)

    2017-10-17

    摘要: 1913—1916年间,爱尔兰诗人叶芝与美国诗人庞德一起研究了日本能剧,并试图模仿这种展现神灵显现于普罗大众的简洁古朴的戏剧。不过欧洲人写戏剧,无论怎样试图摆脱欧洲因素...

  • 让翻译“动”起来——钱钟书的语言之“动”与曹丕之“文章”和“作者”的翻

    2017-10-17

    摘要: 按照钱钟书先生对"画有六法"的解读,一向被视为一个抽象概念的名词词组,恢复到它的动词的情态,可以显现出汉语的表达力量。这样的解读,因而也就成为一种方法论,可以作为理...

  • 《红楼梦》与《追寻逝去的时光》中的爱情描写

    2017-10-17

    情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红楼梦》[1]中一僧一道所描述的石头的原初状态“天不拘来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不但小说中的主人公贾宝玉无法达到,小说家亦然;最...

  • 秘索思:遗失的概念vs常在的基质

    2017-10-17

    通过对西方文学与宗教基本属性的研究,陈中梅打通了它们之间的表面隔阂,揭示出二者在本质上的相通与一致,指出它们实际上都是秘索思这一概念所指涉的同一种文化基质成分的不...

  • 秘索思的概念内涵及其能指范围

    2017-10-17

    陈中梅先生曾对Mῦqος一词专门做过词源学方面的考释与研究。在对西方一些资深词源学家对该词的研究结论进行广纳博取的基础上,陈先生认为Mῦqος的词根为μυ-,虽然西方学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