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石头记探佚》在证伪高续后四十回的基础上勾勒出曹雪芹原著八十回后的可能面貌,使读者对八十回后原著的意义的理解的视界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周汝昌借助类比推理提出...
内容提要 《红楼梦》中的“大荒山”并非陈景河先生所误引的《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大荒山”,也与长白山无关,乃“荒唐言”耳。不能认为《红楼梦》主旨是写满族的兴衰史,表...
被文学史定性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的岑参(715一770),自大历元年(公元766)开始,尝作官于自古以来的繁华之地成都,并最终卒于成都旅舍。他在成都的具体事迹,传世典籍所记,寥寥无几...
张子开《敦煌写本历代法宝记所见岑参事迹考》(《文学遗产》2000年第6期,第107——109页)据佛教典籍《历代法宝记》来考证岑诗中的人名和岑参在成都时的行止,确有新收获,可“再一...
一九九五年已过,趁收拾旧报之机,检查是否还有漏剪相关红学文论。偶然发现一张,红色大字标题跃然纸上:“父老给我回天力,再创历史辉煌时”,副标题是:“孙浩华就曹雪芹家...
1998年4月12日“绵阳日报”载马经义“《红楼梦》的梦式结尾法”一文。提出“八十回丰曹氏《红楼梦》本就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云云。一名中学生能对《红楼梦》这部巨著作如此深入的...
一 文 同(一〇一八——一〇七九) 他跟苏軾是表亲,又是好朋友,所以批評家常把他作为苏軾的附庸。其实他比苏軾大十八岁,中进士就早八年,詩歌也还是苏舜欽、梅堯臣时期那种朴...
内容提要 本文列举详实而可靠的史籍材料论证了古代襄平、辽阳的具体地理位置,并且证实了今铁岭、中固一带为汉代的望平县,与汉代的襄平不是一地。同时,也搞清了曹雪芹祖父曹...
一 关于“红学探佚学”,我于去年发表了一篇文章《“红学探佚学”与结构》(下简称“拙文”,刊于《山西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梁归智先生和周汝昌先生写了对话文章,提出了不...
編輯同志: 讀了《文学研究》一九五七年第一期上发表的錢鍾書先生的《宋代詩人短論十篇》以后,我觉得有些意見需要提出来。 錢先生学术思想中形式主义似乎頗为严重。对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