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季民初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降,词学与中国的其他传统学问一样,“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庄子·天运》),面临着西学与东学的碰撞、旧学与新学的交融、传统到现...
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以下简称《大系》)问世,以总序、导言、选本相结合的方式归拢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的代表性作品,涵盖新文学的发生发展、文体特质、理论...
《必须写下我们:被写作改变的人生》吴越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收获》杂志编辑部副主任吴越关于文学写作领域近十年来的访谈、座谈以及非虚构叙事的结集。全书分为五辑,前...
《洱海笔记》是云南大理青年白族作家北雁新出版的一部生态纪实文学之作,作家用一年时光环走洱海一周,以日记体的方式,记录了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阅读本书,可以感受到,《...
数年前还在读大学时就读过萧红的《生死场》,她在书中描绘北中国大地上的人民,唯旧封建社会思想影响下的女性命运,描述她们如牲畜般的生活,展现出那片冻土上的闭塞、沉闷和...
施占军曾指出中国式的成长小说“在终点上极其模糊,有着明显的‘成长期延长’的特色……我们拥有相对晚熟的成长,似乎青春期没完没了”。这意味着,中国式成长小说所聚焦的主...
“地方性”是全球化人类视野中建构和展示民族性的重要载体,关联着地域文化、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家园意识、价值观念、民情习俗、景观风物等内容,更蕴含了童年记忆、思乡恋...
潍坊的男人,谁没喝过芝酒?记得小时候,父亲在村里小卖部能买到的待客好酒,就是芝镇白干。我老家离芝镇两百里,也喜饮芝酒,可见芝酒在潍坊乃至山东都受欢迎。 潍坊人都喝芝...
人的一生,其实是无数个选择构成的,从出生、上学、工作到婚姻,我们往往需要先做对选择,才能解开一道道难题,以使人生越来越好。继《小敏家》《熟年》后,伊北将目光投向现...
文学话语几乎必然介入历史叙事,正如鲁迅评价《史记》的“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1)司马迁的修辞与叙事方式虽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排除在历史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