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不久前还被用来定义国家、文化和科幻小说的条件业已为全球化政权的经济政治转型所破坏。然而,我们并没有见到某个具体的"全球文化"来取代其位置。科幻小说与以英语为母语...
摘要: 本文探讨了阿甘本关于西方政治的形成性特征在于人与非人类动物关系的中心地位的有关理论以及与这类关系相关的问题,揭示了想象的和真实的人与非人类动物之间近似性如何...
摘要: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初起,中国古诗的审美意境以及相关的道家与禅宗的思想为一些法国当代诗人所借鉴和吸收,延续从克罗岱尔、谢阁兰以来对中国形象以及中国审美精神的一种...
摘要: 文学的跨国界现象在台湾地区与南洋两地早在1950年代就已产生。当时有一些台湾作家,尤其是女作家跨国界南行,扮演了文学大使的角色。本文以3位女作家谢冰莹、苏雪林与钟梅...
内容提要: 本文论述西方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弗莱的视像理论,视像理论是弗莱的想象理论的核心。《圣经》神话视像具有可视性与形象性,同时具有起源的印记,对于...
内容提要: 文体与意义具有非常重要的关联,这是被普遍接受的事实。而小说家罗伯特·穆齐尔和诗人哲学家尼采,则以他们的卓越写作实践进一步提示我们,不仅要在文体与意义之间...
内容提要: 本文从跨文化的语境出发,对20世纪流亡文学作了初步探索。认为流亡作家经受了从越界、失重到寻根的阶段;通过失语、杂语形成自觉的语言意识,以洋泾浜混合语反抗移...
摘要: 解构主义以表意上的绝对“差延”,永恒的“缺失”,否定了“本源”的单一、纯粹,但在消解原文与译文对立的同时,却往往超验地谈论原文对于译文的依赖。本文从辨别“外...
比较文学发展至今已近百年。梳理其学科史,大体形成了平行研究、影响研究、跨文化研究、跨学科研究等几种比较方法。客观来说,学界在运用这些方法拓展比较文学的研究“疆域”...
普鲁斯特美学中的两相关重要方面,整体化的眼光与隐喻文笔之结合问题的解决,在《追寻逝去的时光》[1](以下简称《追寻》)中主要由三位虚构的艺术家的创作实践来展现。在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