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群体是时代风尚所造就,同时是作家艺术追求的结晶。台湾的学院作家,不是流派而是群体,是二十世纪台湾文学的一支劲旅。这个群体其作品所表现的并不限于学院生活,而是以...
张楚《七根孔雀羽毛》,《收获》2011年1期 《七根孔雀羽毛》是一个故意的“偏题”,就像劳伦斯的《菊花的幽香》,莫言的《养兔手册》——在张楚的这篇小说中,它的来历、意义指...
我赞成丁帆关于新世纪10年“文学病症”的看法:“作家基本放弃了重大题材,过分注重‘一地鸡毛’的琐碎的日常生活题材。”(见《文艺争鸣》2010年10月)这种“价值立场的退却与乱象...
1994年秋我首次赴港探亲,因为老伴和曾敏之、罗孚都是旧友,说准确点是1947年前后在重庆《大公报》时的同事。曾敏之任新闻采访部主任,罗孚和老伴同在副刊部任编辑,大家相处很好...
友人寄来一册董桥的新书《今朝风日好》,而且特意告知这一册是书脊压痕做坏了的,算是个小小的错版,颇足珍赏。其实我本粗人,对此倒不是太在意,不过董桥此集中文字,大多写...
2008年初这几场大雪冰封了江南秀色,寒山孤旅,“烟水灵空”,正是董桥文字里的意境。乘这兴致从京城坐夜车抵楚地湖南一赏风雪满天的冷峻,雪夜围炉只为袖珍盈掌一册小书《今朝...
《说长道短》是作家郭立民二十年如一日勤于思考的见证,笔耕不辍的成果。 生活中有长有短、有是有非、有黑有白,如何说,如何道?可以高屋建瓴,大处着眼,亦可以细致入微,小...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首诗是被我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偶然“发现”的。有一天,他突然郑重地问我知不知道有一个叫顾城的人写过一首诗叫《一代人》,...
一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辉,以小见大是艺术创作的真谛。作家郭立民深谙此道,他的小小说集《桃花妹》,写的是生活中的小故事,塑造的是生活中的小人物,褒扬的是生活的真善美,...
美国当代重要作家之一汤亭亭是美国华裔作家中最为成功的一位作家,也是引起最广泛讨论的一位。如何评价美国文学市场将汤亭亭定位于族裔作家,汤亭亭是否创作异国情调的刻板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