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蒋寅:中国古代对诗歌之人生意义的理解

    2017-11-10

    正如瑞恰兹所说,人们对诗歌曾有过许多非分的要求。比如何诺德宣称,诗歌的未来是伟大的,因为当时间不停地前进,在那不辜负自己崇高使命的诗歌里,我们这个民族会找到一种更...

  • 东麓:东坡论陶述评

    2017-11-10

    在中国诗歌史上,陶渊明被重新发现,由诗名并不显赫一跃而成为巍然一大家,这主要应当归功于苏东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后世诗人和学者往往是通过东坡而认识渊明的。的确,东...

  • 蒋寅:明清之际知识分子的命运与选择

    2017-11-10

    知识分子的命运和选择在每个时代都是使群体困惑的问题。而当处在改朝换代之际尤其是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刻,这一问题就变得更加突出。清初士人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和钱谦益...

  • 杜晓勤:二十世纪元稹、白居易研究

    2017-11-10

    元、白都是中唐很有影响的大作家,且友情深厚、交往频繁,在诗文创作方面也经常唱酬、互有影响,且后世常常将他们相提并论,故本文下面将本世纪学界关于他们的研究成果放在一...

  • 徐季子:东坡文谈

    2017-11-10

    苏东坡是中国有数的大文学家,在他长期的创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今将其有关写作的论说,草就《东坡文谈》一文,请同好指正。 一、“不能不为之为工...

  • 赵仁珪:“诗人情味”最动人

    2017-11-10

    凡超一流的文学家必有超一流的品格;没有超一流的品格绝成不了超一流的文学家。因此,后代的研究者如果想要准确地把握这些超一流文学家创作上的最动人之处,必须把握他们超一...

  • 朱靖华:东坡意象创造论

    2017-11-10

    意象,指经过作者运思而构成的形象,它是文艺创作中的首要因素。南朝齐梁时期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说道:“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也。”[1]其意谓...

  • 杜晓勤:二十世纪李商隐、温庭筠研究

    2017-11-10

    第一节 李商隐研究 近百年来,李商隐研究可说是晚唐诗人研究中进行得最为充分和深入的。早在本世纪初,就出现了一些李商隐诗意阐释以及作品校订的专著,如1909年(清宣统元年)...

  • 王琳祥:“老泉山人”是苏轼而非苏洵

    2017-11-10

    旷古奇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皆知,然苏轼又字子平、和仲,小号九二,知之者就不是很多。不独如此,苏轼晚年别号“老泉山人”,且被南宋人误会为其父苏洵之号,竟...

  • 扬之水:《诗经·扬之水》赏析

    2017-11-10

    扬之水 扬之水①,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一章) 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二章) 扬之水,不流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