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文学“虚无”历史的本质

    2017-10-17

    一个时期以来,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情绪,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书写中均有表现。在一般的文化观念中,文学、历史和哲学被看成是共生交融的文化形态。哲学是所有...

  • 寻根文学,现代与先锋在某一处会师握手

    2017-10-17

    原标题:寻根文学,现代与先锋 巨鹿路675号,是上海市作家协会的所在地——这座拥有90年历史的花园洋房,是热爱文学之人心中的圣殿,《收获》、《上海文学》、《萌芽》等知名文...

  • 重建文学的民族性

    2017-10-17

    对话人: 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朝戈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阿 来(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作家) 张清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阎晶...

  • 长篇报告文学《南京大屠杀全纪实》:发现与反思比历史本身更重要

    2017-10-17

    我以自己的真切感受来提醒国人这样一句话:国家现在建立了抗战和“南京大屠杀”公祭日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形式,但这还远远不够。一个仪式上的沉默与哀悼,只能产生大环境、大氛...

  • 当代西方文论的理论缺陷

    2017-10-17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在中国受到学界的高度推崇。却始终面临一个难以解脱的悖论:一方面是理论很“繁荣”的局面;另一方面是推动中国文艺实践蓬勃发展的理论少之又少。 脱离了文学...

  • 优秀作品代表文学的高度

    2017-10-17

    对话人: 张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杨扬(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范小青(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作家) 何言宏(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谢有顺(中山大学中...

  • 瞿秋白对重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贡献

    2017-10-17

    瞿秋白是少数在政治斗争和文化斗争两条战线上都有亲身体验的领导人。他从反对“欧化文艺”到反对“民族主义文艺”,后来走向了“革命文艺的大众化”,最终完成了他对新文学发...

  • 地方书写中的空间、地方与互文性——以黄庭坚《书磨崖碑后》为中心

    2017-10-17

    内容提要: 唐宋以来,浯溪中兴碑题咏众多,形成独特的浯溪书写。唐代元结是赋予浯溪意义的第一人,由他撰写、颜其卿书丹的中兴碑使浯溪完成了从空间到地方的转化。宋代的访碑...

  • 文学不能依附市场

    2017-10-17

    对话人:张 江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王 尧 (苏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梁晓声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作家) 丁 帆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 杨义:学术是个斜坡 慢慢走便能看到头

    2017-10-17

    中新网北京12月15日电(上官云) 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学者杨义携新书“文史三录”(《国学会心录》、《文学赏心录》、《文学哲思录》)在北京举办品读会。从某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