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典故探原 文言与现代汉语差别相当大,在大家日常都用现代汉语的时候,给别人讲文言或自己读文言,因为生疏,会感到很多困难。困难中最大的一种是文言作品常常用典(也称“...
一 杜甫与严武的交往与关系,是杜甫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史书和笔记小说乃至诗话、古今人的论说均多有记载与议论。为了使读者对此有个大致的了解,我们先简略地叙述典籍所记...
《唐代翰林学士传论》上册(即盛中唐卷),于2005年12月由辽海出版社印成,2006年上半年发行。使我感到欣慰的是,此书一出版,就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并得到首肯。古典文学界名家陶...
一 陈寅恪是一位史学家,但是他的成就的意义与影响已远超过历史学界。他在近现代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所谓代表性,就是自清末以来,随着中国社会各方面...
二十年前,即1986年,顾志兴先生就撰有《浙江藏书家藏书楼》一书,当时学术耆宿胡道静先生就特为此书作序,盛赞云:“志兴同志勤奋好学,爱书如命,熟悉地方掌故,以爱乡、爱国...
近一二十年来,唐代科举、唐代科举与文学,已成为唐代文化研究的一个关注点,但有关唐代科举的研究,以常科来说,对进士一般只是重视诗赋试(过去甚至认为试诗赋乃促使唐诗的...
宋代文化史研究的意义,我想是无容置疑,也是不劳多说的,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有效地进行。说是“有效”,我的意思是要避免文化史研究中极易产生的空对空的现象。文化本来是一个...
在台湾的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罗联添先生是耕耘极为辛勤,因而收获也极为丰硕的一位学者。特别是在唐代文学研究方面,我以为罗先生是年资较深一辈学者的代表,他的治学思路的...
一 从创作的角度出发来进行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研究。我们过去对古代诗歌理论研究,多是从各个时期的研究角度出发,没有能把研究工作和当时创作的实际结合起来。今后,我们的眼...
《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的编纂出版,开创了中国古籍全国性书目的先河。这已得到学界的公认。中国古籍不仅数量繁多,浩如烟海,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要使历史悠久、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