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五十多年来古典文学研究观念的演进和变化,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末(1949—1969年),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1970—1986年),第三阶段从80年...
对于香港文学的历史定位问题,学术界与文学界历来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是从“大中华”意识出发,强调香港文学与祖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承继关系,将香港文学纳入中国...
白先勇在其作品表层世界的背后,给我们揭示了另一面独具特色的审美意识世界,这是标志着白先勇作为特立独行的“这一个”的特质,也是其人格魅力所在。从主体审美心灵图式的角...
神话与民间传说是民族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华裔文学真实的反映美国华人社会体认中国文化传统的一种方式,就是充分利用中国神话与民间传说,发挥其所具有的文化象征功能。...
莫言的长篇小说《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计划生育是20世纪中国一大事件,影响了千千万万个家庭,也是西方一直批判的事件,文学应该去捕捉它。莫言独特的中国式的叙述角度...
一 离散是一条美学原则,离散形成距离,距离产生美感。离散造成模糊、朦胧,这也是一种独特的美感,叫你遐想联翩,意境无穷。 郑愁予问,“诗人为什么要浪迹海外?”其实,就...
文学理想致力于寻求日常生活经验之外的某种更为崇高深远的东西,关注着人类对生命存在意义和终极价值的追问和把握,超越性是其基本品格。 一 弘扬文学理想的超越性品格,意味...
从台湾访问回来后,心情一直不能平静,至今还时常想念着那里的朋友,那里的山水。我们是应台湾中华伦理教育学会和台湾师范大学的邀请,1997年12月14日赴台湾参加海峡两岸第一届...
有人说张炜具有诗人和哲人的气质,我要说他就是诗人和哲人。我曾读过他的诗集,让我十分惊讶。我终于同意一种说法,那就是一个优秀的小说家必然具有多种艺术才能。 《无边的游...
中国文学,浩瀚淼然,其优秀作品,一直以来是广大读者的精神粮食与支柱,它鼓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健康成长,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显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