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文学史叙述的新空间 评陈晓明著《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2017-10-29

    2009年,陈晓明出版了一部长达600页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中国当代文学主潮》。作为一个长期操持后现代理论的批评家写作的文学史,迅速受到国内同行高度关注。谈谈这部文学史的...

  • 中国文学收获丰富缺失显著

    2017-10-29

    日前,全国著名作家、深圳市作协副主席、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南翔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通过分析当代中国作家的作品,讲述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收获与缺失”,认为从上世纪8...

  • 缺失的悲歌与难鸣的梦魇 ——台湾当代同性恋文学论

    2017-10-29

    一 当代欧美,“后工业社会的诞生”,[1]其现实空间的兼容营筑,促生了“后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学”的思潮。[2]伴随同性恋者争取权利的运动,在艺术的殿堂里,同性恋的文学艺...

  • 南翔小说的新启示 评南翔新作《女人的葵花》

    2017-10-29

    南翔的小说植根于深厚的人文关怀,是叙述者和他所面对的世界之间的一种对话。 南翔小说中的这种人文关怀,首先体现为一种对生活和人性的透彻理解。人性主题成为上世纪80年代以...

  • 城市穿越作家王唯铭

    2017-10-29

    在上海作家当中,王唯铭是个特例,这位性格豪爽精力无限充沛的作家,浑身上下似乎总是有使不完的劲,从青年时代一直写到盛年,可你只要有机会与他坐下来交谈,他还有好多故事...

  • “国族想像”与“精神私史”——大陆学者所撰台湾文学史的理论视野

    2017-10-29

    巴尔特把历史写作看做一种话语形式,“历史写作中明显存在着话语的手段,不仅表现在形式单位上——譬如‘音变’,而且表现在主题单位上——譬如‘内容'的类别和宏观结构”[...

  • 大陆的台湾文学出版和台湾文学研究(1979—1989)

    2017-10-29

    任何研究活动,基本上要涉及到三种事实,研究对象、研究者以及两者之间的某种相互作用。除此之外,任何的研究活动都不是在一个单纯封闭的情况下进行,都会受到当时所处的社会...

  • 在台湾的后街与陈映真相遇

    2017-10-29

    那天被出租车拉错了地方,找到社会主义学院时,已经迟到了颇久,但夏潮的几位朋友站在楼门口,和煦地笑着,说:快进来快进来。 社会主义学院,矮矮的招牌,和招牌同高的小门,...

  • 命运在哪里拐弯 读陆天明的《命运》

    2017-10-29

    陆天明是一个很有社会担当以及历史责任感的作家,这从他一系列享誉广泛的长篇小说以及电视剧的主题中不断得到验证,长篇小说《命运》是一个更具特色也更具挑战与潜质的新证。...

  • 移民、双重经验与越界书写——《20世纪美华文学史论》小引

    2017-10-29

    中国的海外移民,可远溯至公元12世纪之前的南宋,甚或还可以推至更早的汉唐。[1]不过,真正形成浩大的移民浪潮,并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影响的,则在19世纪中叶以后的近代以来...